曹文正一早就提醒了陸長靖,讓他繼續行和議之事,不許答應出兵,無論發生任何情況。
目前也不到跟曹文正撕破臉的時候,陸長靖隻得眼觀鼻鼻觀心,就像是不知道此事一樣,推推拖拖,拖拖推推,讓滿朝文武再次見證了推拖皇帝之名。
因為此事,兵部尚書和數十位諫議大臣紛紛出列,請求皇帝陛下有所作為,幾乎跟指責沒多大差彆了。
就連身為三公之一的太尉蔡朝安也為此發聲,可見朝中諸多大臣對櫻族土著的不待見。
陸長靖也發現了一件事情,遍數寧天保和寧中禦兩朝,固然有很多奴顏屈膝的和議派大臣,但也有很多骨頭特彆硬的擎天巨柱。
至少三公為人都不錯,除了太察行事過於圓滑,太尉蔡朝安和宰相唐重之都稱得上股肱之臣。
還有兵部尚書、工部尚書、西南王、河洛王等儘皆稱得上名臣。
或許也是因為如此,大寧皇朝最近幾十年雖然屢屢吃虧,但是仍舊能夠保住基本的疆域。
即使如今皇家秘庫和國庫都空了,國家依然穩定。
若是換成前世那些古代皇朝,兩朝皇帝都把國家搞成這樣了,內有妖魔鬼怪作亂,外有諸多蠻夷、土著、皇朝虎視眈眈,早就距離亡國不遠了。
可惜三公並沒有太大的實權,掌握實權的六部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都屬於和議派,其中就包括極為重要的吏部、戶部和刑部。
禮部尚書勉強也算是和議派,不過跟主戰派關係也不錯,屬於兩不得罪的那種。
但是如果皇帝下令,禮部尚書也會立即聽從,所以大多數時候都在為和議派辦事。
一通爭吵過後,推拖皇帝麵色陰沉地回到了禦書房,什麼決定也未下,但是基本上也算是做了所有的決定。
依舊是和議,依舊是堅守不出,就算吃點虧也無妨。
消息很快傳到了東部沿海,進入東海府府主戚平海的耳朵裡。
收到這個消息,東海府數位將軍勃然變色,紛紛來找戚平海。
“戚府主,櫻寇已經欺負我們到這種程度了,豈能讓他們繼續猖狂,我們有百萬大軍整裝待發,隻等戚府主一聲令下,便可出兵東海,平定櫻寇。”
“臭族何懼之有,不過是一群渾身汙垢的土著罷了,我就不明白陛下為何要對他們一忍再忍,難道我們大寧皇朝還怕他們不成。”
“不需要陛下出一兵一卒,更不需要他出什麼錢糧,我們自己打好了。”
“這些臭寇得寸便進尺,若是我們繼續退讓的話,後續他們會更加過分,到時候就不是騷擾村鎮了,甚至有可能發兵攻打縣城。”
……
東海府諸多將軍群起洶湧,對於和議的決定反對不已。
PS:先加更兩章,感覺再怎麼樣,兩百均訂應該沒問題吧,謝謝每一位支持正版的書友大大。
(本章完)
39288524。。
欣誠則靈吖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