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見冥河剛剛突破,修為還有些不穩,便說道:“冥河道友,你我二人論道一番如何?”卻是想要幫冥河鞏固修為。
冥河聞言大喜,哪裡不知道五行的用意,話雖是論道,可是自己修為與他相差太遠,不過是他要給自己講道的委婉說法而已。於是說道:“多謝道友。”
五行也不管他,而是自顧自地開始將起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五行還是以道德經開講,但是卻加上了自己修煉感悟。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容;渙兮其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客;混兮其若濁。”道德經洋洋灑灑五千言,五行加入自己的感悟一一講了出來。
而後又講陰陽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所謂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陰中有陰,陽中有陽,二者互根胡勇,不可偏一。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其一者何,是為混沌也。”
講完了陰陽大道,五行又開始講五行大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所謂行者。行也“五行者,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乃陰陽交化而生,萬物莫能離之,其在時者,為春夏嘗下秋冬,其在位者,東西南北中,其在味者酸甘苦甜辣,其在色者,白青黃黑赤。故曰,萬物莫能離五行也。五行相生者,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此萬物之生也。所謂五行相克者,金克木,木克土,土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此萬物之死也。。。。。。
如此三千年後,五行將大道講完,而後一拍頭頂,隻見其頂上三花顯現,所謂三花者,即天花,人花,地花冥河見五行三花俱開十二品,心中之歎他道行高深,不敢怠慢,望著五行三花參悟。
此時五行三花之中天花之上一副五彩寶圖展開,浩浩蕩蕩,人花之上一根五色手杖不斷敲打,地花之上一本散發出陣陣四象之力的書籍緩緩翻開,正是四象天書。除此之外,又有那幽冥旗,七星幡,趕月鞭,五針鬆等等寶物翻滾。
冥河看著五行頂上三花,亦是現了頂上三花,參悟其中大道。如此三千年後,五行收了三花,見冥河還在參悟,便不再打擾,吩咐千煞好生在血海修煉後便出了血海,往自己道場五行上趕去。卻是想要儘快解決自己內世界的問題。
今日貧道有事出去,就兩章一起送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