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元子說完便開始講起來,鎮元子乃是土木之道兼修,他乃是洪荒乙木之首的人參果所化,又有那天地人三書之中的地書伴生。故此土木之道皆修到化境。
那地書乃是孕育盤古的蓮子殼的一部分吸收了部分地象之力所化,先天蘊含大地土之法則,能夠調理洪荒地脈,更是防禦無雙,不在那十二品蓮台之下。
鎮元子兼修兩大法則,此時講來,雖無天花亂墜,地湧金蓮之象,可是卻字字珠璣,蘊含著大道之理,就連五行也是收獲不小。那燃燈更是深陷其中,其剛突破的修為漸漸穩固。
講到後來,隻見鎮元子身後一黃一青兩道精氣升起,一句句大道之音從精氣之中散發出來。
五行兼修五行法則,自然也對木土二法則修煉甚深,此時見鎮元子異象,心中亦是不斷點頭,這鎮元子不愧是地仙之祖,與世同君,道行果然高深。
紅雲此時亦是被鎮元子的木土之道所吸引,他乃是是先天紅雲所化,性格飄逸善動,雖然先天稟賦深厚,然而卻稍失之於沉穩,此時鎮元子的大地之道正好彌補其不足,故此一首平時玩笑狀態,認真聽講。
千年之後鎮元子將自己的土木之道講完,想紅雲與五行說道:“貧道獻醜了。”五行笑道:“哪裡,賢弟木土之道已經登堂入室,到讓我等受教了。”
鎮元子微笑不語,這時紅雲說道:“既然道兄已經講完,那貧道便說一番。”
紅雲乃是先天雲朵化形,此番講到卻與鎮元子大不相同,隻見他所講之道乃是雲之逍遙大道,和慈善之道。聽他講道,五行隻覺自己閒來無事,在那幽山秀林之中漫步,時而有那飛鳥鳴叫,泉水叮咚,又有那春風拂麵,樹葉搖弋,端的事讓人心曠神怡,神清氣爽,好似天地之間再無那一件煩惱之事,即使那大劫臨身,亦該如此一般。
五行心想這紅雲果真不凡,難怪後世時道祖會將那鴻蒙紫氣傳與他,就這逍遙之道,與那道道無為的的運行軌跡極為相合,若非氣運不濟,恐怕真能成就一尊逍遙聖人。
紅雲講完逍遙之道,又開始講那慈善之道,此時五行眼前隻覺紅雲一改之前嬉笑麵容,變得慈善莊嚴,其腦後一輪功德金光閃亮。此時的紅雲,好似一位心懷眾生的聖者,又似那慈祥和藹的老人,眾生之象在他麵前一一閃現。
前世五行看小說時,那些小說老說紅雲乃是洪荒第一笨蛋,此時五行才知道那些小說作者是何等膚淺,這慈善之道本就是紅雲為自己尋找道的道,正所謂道之所在,終全世界相阻,我亦為之,無愧自己心中之道,這才能夠在道的大路上走得更深更遠。
紅雲在洪荒之中幫助眾人,與人為善,隻是遵循自己心中的道,即使這樣做易沾因果。可是道之所在,不得不為。並非是他不知道因果之說,隻是道是如此,心是如此,即使沾染因果又有何懼。
想到這些,五行不禁佩服起紅雲來,這才是一個求道之人該有的情懷,若連自己的道都不能堅持,恐怕即使不占因果,也不可能再求道之路上走得遠。
想到這裡,五行隻覺的自己的心境修為又有所提高,心中大喜,心想:“這紅雲在前世記憶的洪荒中因為鴻蒙紫氣而受鯤鵬帝俊等算計,不得不輪回轉世,我既然到此,說不得要救他一救。免得洪荒又失一慈善之人,逍遙之客。
紅雲講道亦是千年,千年之後,隻覺紅光一閃,道音停止。
五行也不言語,待紅雲講完,便開口講了起來,他卻不先講那五行大道,而是先講前世記憶之中的經典,此時他經過千百元會的講到參悟,已經將這些經典領悟得五六分,又有那洪荒琉璃界天道分身之助,此時講來,竟不比那準聖大能講道差上多少,時有異象產生,使得整座萬壽山都沉侵在道音之中,那萬壽山生靈不管在做什麼,此時聞得這大道之音,都停下來坐下聽講。
而此時在五莊觀內的鎮元子和紅雲道人更是聽得欣喜不已,臉上時而歡笑,時而愁苦,眾生萬象皆顯現在二人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