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見木公金母退去,心中鬆了口氣,正值這時,鯤鵬行真子以及帝俊太一四人儘皆趕到。女媧自一開始便捏碎了帝俊太一所送玉符,可是二人竟然此時才到。女媧自是知道這二人想要渾水摸魚。故此心中不悅。
鯤鵬趕到,見女媧伏羲無恙,鬆了口氣,說道:“二位道友無事便好,本該早點來援,奈何天機被人攪亂,我二人心有所感之時,推演天機卻花了不少時間,還望見諒。”
女媧心中感激,說道:“多虧兩位妖師趕來,否則今日我兄妹二人危也。”鯤鵬與行真子連道不敢。女媧又轉個身對帝俊太一說道:“多謝二位陛下來援,我兄妹感激不儘,他日定有所報。”
帝俊太一麵皮一紅,太一還禮道:“道友無需如此,皆是妖族皇者,此乃是應有之義。還望二位道友莫怪我兄弟二人來遲之罪。”鯤鵬聽了太一之言,冷笑道:“二位道友來得非常及時,何來來遲之說。”
帝俊太一聞言,心中暗怒,不過麵上卻不動聲色。女媧正要開口,卻見一陣五彩祥雲降下,祥雲之上正是五行。見了眾人,五行稽首道:“今日到挺熱鬨,眾位道友都到了。”眾人回禮。五行又對女媧說道:“恭喜道友脫得大難,從此大道之途無阻也。”
眾人知五行道行高深,既出此言,必有因果,尤其是女媧伏羲更是心中歡喜,而帝俊太一則是心中暗悔。
行真子見了五行,心中大喜,前來拜道:“弟子見過老師。”
五行不欲讓人知道行真子與自己關係,而行真子亦是了解,故此隻稱老師,卻不稱師尊。見了行真子已經是準聖中期道行,心中高興,說道:“我當年講道洪荒,不過是完一場功德,你卻不需如此。你而今亦是一族之師,有大功德於天地,也不枉當初隨我講道千萬年。”
行真子躬身道:“當初若非聞得老師無邊大道,弟子安能有今日成就,此等恩情,弟子永世難忘。”
五行聽了,心中歡喜,說道:“你既如此,我也無法,我此次閉關,稍有所得,不日將在五行山為山中生靈開講,你可前來,論道一番。”又對鯤鵬和伏羲女媧說道:“三位道友若有閒暇,亦可前往,共論大道,豈不美哉”
行真子聞言大喜,自己離開五行山千萬年,一直無緣再聽五行講解大道,此時有次機會,自是欣喜。而伏羲三人也心中高興,須知他們雖然是準聖中期高手,可是看五行仍然覺得是高山仰止,不可思議,知他道行遠高於自己,說是論道,可是對自己來說,必然有不可思議的好處。於是儘皆答應。
帝俊太一見五行一來,隻顧與他人說話,卻不理自己兄弟二人,心中暗怒,不過也知道五行道行高深,不可招惹,於是便向女媧說道:“道友而今既然無事,天庭尚有事情需要處理,我兄弟二人這便告辭了。”又轉身對五行等人說道:“眾位道友若有閒暇,可來天庭做客,我兄弟二人掃榻相迎。”眾人回禮。
帝俊二人便自去了。五行看著二人離去的背影,心想,這二人倒是不愧一族皇者,奈何不成聖,終是螻蟻,大劫來時,難免化為灰灰,可歎可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