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章傳道人族
在完成煉己境修煉後,根據修煉方式的不同,又分為清武和濁武,清武者,乃是在脫胎境之時以天地精氣入體,充斥周身竅穴,而後在地變境之時觀想諸天物種形成意念。這一修煉方式適合那些資質高絕的人族修煉。
而濁武則是在脫胎境之時就開始以生靈精血入體,充斥周身竅穴,到了地變境之後,則是以生靈精血凝聚化身。這種修煉方式適合任何人族修煉,即使資質再差,隻要能夠吃苦,忍得住精血入體的苦楚,儘皆可以修煉。
兩種修煉方式各有其特點,清武修煉者在初期不管是修煉速度還是戰力,都大大的不如濁武修煉者,不過因為沒有其他生靈精血融入周身,所以自身所修煉的化身與自身極為切鍥合,越到後麵,修煉起來就會根基越是渾厚,在追求大道的路上,必能夠走得更遠。
而濁武修煉者在初期由於可以引生靈精血入體化為化身,所以可以免去緩慢吸收天地靈氣和觀想周天事物的時間,所以修煉起來快速無比,而且戰力亦是驚人,不過越到後期,由於融合了其他生靈精血,所以對於與自身大道的契合度必然降低,這個弊端越到後麵越明顯。尤其是到了天衝境之後,每前進一步,都要比清武者花費更多的時間和毅力去同化自身所融入的生靈精血。
不過若是濁武修煉者又大恒心大毅力大智慧能夠完全將生靈精血全部與自己的血脈完全融合,形成自己獨一無二的血脈,那麼修煉起來也比清武修煉者不遑多讓。
五行也並非不知道濁武修煉者的弊端,但是獵殺或者獲取生靈精血,就要接下大因果,而且在修煉後期大道之途幾近斷絕,能夠修煉到天機境初期已經是難得了。不過此時人族弱小,積累不夠,濁武修煉者能夠迅速地培養一批人族中堅實力。因為不管是什麼種族,頂尖高手畢竟是少數,比如巫妖二族,準聖高手隻是少數,連滄海一粟都算不上,真正的中堅乃是大羅,太乙金仙。所以濁武修煉能夠很快地完成人族中堅力量的積累,而後加上自己五行山勢力,人族便不再懼怕任何種族。
五行如今已經成聖,便不能事事出手,所以很多事情還是要門人弟子或者人族自己去做。若是五行真的事事親為,那聖人威嚴何在,而且聖人出行,必有異象,若是聖人隨便出行,必然擾亂天地次序。這也是為何諸聖成聖後會在混沌之中開辟道場的原因。
五行是希望能夠快速地培養出足夠多的太一大羅武者,到那時候自己讓人族武者組成周天星鬥大陣或者其他大陣,作為人族的護族力量,想來那時候人族也就不再是弱小得人人可欺第一六五章傳道人族
的了。
而且人族的教化上,五行雖然是人教教主,但是絕對不可能獨自承包了人族的教化,若是人教不將人族教化大權分化出去,那眾聖教化什麼,到時候諸聖必然發難,五行雖然不懼他們,可是聖心代表天心,若是諸聖聯合,共同廢除人族在巫妖之後天地主角的資格,那時候五行也無可奈何。
所以在巫妖大戰結束之前,五行必須為人組培養出足夠的力量,到時後即使諸聖在人族傳教,也不能夠對人族的發展產生大的影響,就像而今的巫妖兩族,諸聖最多隻能在暗中算計,卻不能乾涉他們,至於暗中算計,五行卻不怕他們。
五行不斷修改自己所創造的的這以修煉功法,人族乃是後天所生,此時洪荒之中不管是靈寶還是靈根,都已經大部分有主,留給人族的並不多,所以這部功法致力於開發人族自身,將自身淬煉得猶如靈寶一般,對於武道修煉者來說,最好的武器就是自己的肉身。而且天機境的修煉也不需要先天靈寶來斬屍,對於後天而生的人族來說者可以完全解決靈寶不足的問題。
這武道修煉雖然在初期以淬煉肉身為主,可是越到後麵越,對元神的修煉越注重,所以也就免除了像巫族那般不能參悟天機的弊端。到了天機鏡,人族武者對天機的感悟已經不比玄門修士差上分毫,故此命名天機境。
而且武者修煉卻不像道家修煉那般,需要資質根性,武道隻要是人族皆可修煉,隻是修煉速度的快慢不同,達到的高度不同罷了。
功法完善,三百年時間亦是到了。五行破關而出,放眼開去,經過三百年的發展,人族人口又有所增長,已經從妖族屠戮後的兩三個億發展到了三十餘億,這也是人族的優勢所在,繁衍迅速,二十餘年就可以繁衍一代。
在人族之中,五行發現其中有一部分修煉金丹大道的修士,最高的也不過是金仙道行,不過五行也甚是滿意,人族修煉速度在解決了肉身靈魂弱小的弊端後,修煉起來乃是洪荒之最,就像那些修士,在五行閉關之前,人族所有天仙以上的修士幾乎都在與妖族戰鬥之中隕落,這才不過是三百年時間,就又有人修煉到金仙,可見人族修煉快速。
五行出了三祖宮,傳聲道:“三百年時間已到,我將在首陽山為人族講道,二等須得認真聽講。”
此時洪荒人族幾乎都聚集在首陽山周圍,因此聽得五行傳聲,儘皆放下手中活計聽講。五行傳聲完,便祭出十二品淨世白蓮,在宮前坐下,不一會兒,鎮元子,紅雲以及行真子等儘皆到來。五行朝身旁一指,兩朵十二品白蓮形成,這第一六五章傳道人族
乃是五行以法力凝結而成,對鎮元子和紅雲說道:“兩位賢弟且坐,鎮元子哈哈一笑,走到五行右邊的蓮台上坐下,而紅雲見五行並沒有因為成就聖人而疏遠自己,仍然讓自己與他平起平坐,心下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