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小和尚沒有因為八戒說的話,而轉身拜見,而是轉身說道:“心誠則緣到,緣到則佛現兩位施主,不如到處看看。”
“哼,見佛就拜,那是我師傅,我老豬可不做這表麵的功夫。”八戒不屑的說道,同時他也已經對這個小和尚的身份有了幾分猜測。
“心不誠,山不開,心若誠,路自來。”說完,小和尚轉身又看起了對麵那座山崖來。
“不知道,拜這佛,是以什麼身份拜?拜他做什麼,難不成就是為了求他開一條路來嗎?”蘇爾可懶得動,真佛就在麵前,乾嘛去拜石像,主要是蘇爾就是吃軟不吃硬,你偏要設卡,那我偏是不拜!
“嗯?”
小和尚轉頭看向蘇爾,上下打量了一番,又回頭繼續看那山崖,漫不經心的說道:“有意思,求人自然而然是以訴求者的身份去拜,不過小施主難不成有彆的見解?”
“我見過你,上次見你是在那照鑒湖,放了一條龍出來,說是要我試試他弟子的佛性如何?”蘇爾走到小和尚跟前說完,隨後看向那山崖,歎道:“好大的佛像啊……多少苦工,黃眉,想來必定極為敬重這位佛吧,他又在求什麼呢?”
聽到蘇爾的話,小和尚放下了作佛揖的左手,不再看山崖,而是看向了蘇爾。
蘇爾見小和尚看過來,繼續說道:“我知道,你不是他,他那錦衣氣派啊,人一見他怕不是就知道他金海儘乾了。
我過浮屠山時,見了真佛。
佛言說佛家眾生平等之論,我去拜他,他不願意以佛的身份受禮,最終以長輩的身份受禮。
那長輩見我有些佛性,贈我心經,我雖然不懂其中意,但卻也用心經度了人,行了善。
用心經救了人後我領悟了一些,度人行善者未必是佛,隻度己者未必是佛。將度人當度己者,這才是佛。
既然度人當度己了,那就沒有什麼訴求者了。”
小和尚聽完蘇爾的話,一副認真的表情問道:“那照你這說法,不去做善事度人,那就不是佛了?”
蘇爾挑眉,看向了小和尚搖了搖頭說道:“我一家之見而已,所持根器最優,即最善者,佛也;而不是佛持最優根器,你說對嗎?”
小和尚愣了半晌,才哈哈大笑起來,晃著手指指著蘇爾道:“非是我不能再辯,但我不想再辯。小施主,你這話我愛聽,也有理!
持最優根器者為佛,合該如此,怎麼能不如此啊!
前路以開,無需再拜,施主佛根甚利,哪兒都是緣。”
(利根,佛家四種根器裡最優秀的稱呼)
小和尚說完,便就不再說話,閉上了眼睛。
“繆讚。”
“繆讚啥啊繆讚,小和尚,你繼續在這裡吹風雪吧,我和我賢侄兒先走了。”八戒跳下凳子,“走走走,我們去找大師兄的六根去,沒工夫和這小和尚耗。”
蘇爾點了點頭,對著小和尚說了一句告彆的話,跟上了八戒的腳步,不過在上樓徹底離開前,蘇爾大聲唱了一聲“aitreyakiprashansa!”(禮讚彌勒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