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頭那棵老槐樹如一位沉默的守護者,曆經歲月的滄桑,見證了無數的故事。這一天,老槐樹下聚集了一群村民,他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話題的中心人物正是李大嘴的媳婦王桂蘭。
“哎呀,你們說這王桂蘭咋就想起來要出去打工呢?這一去,留下李大嘴和兩個孩子可咋辦喲。”
趙奶奶憂心忡忡地說道,布滿皺紋的臉上寫滿了擔憂。她一邊搖著頭,一邊用粗糙的手撫摸著身旁的拐杖。
“可不是嘛,這倆孩子從小就沒離開過媽,這一下子王桂蘭走了,那不得哭天喊地的。”王大爺接過話茬,他吧嗒吧嗒地抽著旱煙,煙霧嫋嫋升起,仿佛也帶著無儘的愁緒。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啊,現在日子不好過,出去說不定還能掙點錢回來改善改善生活。”二牛扛著鋤頭,無奈地搖了搖頭。他的臉上有著歲月留下的痕跡,那是常年在田間勞作的印記。
“話是這麼說,可這出去打工哪有那麼容易啊。大城市裡人生地不熟的,王桂蘭一個農村婦女,能吃得了那份苦嗎?”趙大嫂皺著眉頭,滿臉的心疼。她想起自己年輕時也曾有過出去闖蕩的念頭,但最終還是因為放心不下家人而放棄了。
“我聽說外麵的工廠可累了,一天要乾十幾個小時的活呢。王桂蘭這身子骨能受得了嗎?”嚴秀英說道,她懷裡抱著個孩子,眼神中充滿了對王桂蘭的擔憂。
“唉,都是為了生活啊。要是家裡條件好點,誰願意背井離鄉地出去打工呢。”王大爺歎了口氣,望著遠方,仿佛看到了王桂蘭在陌生城市裡艱難打拚的身影。
“可是這一出去,啥時候才能回來呀?孩子不得想媽媽想得厲害。”
嚴秀英皺著眉頭,滿臉的心疼,仿佛已經看到了孩子思念母親的可憐模樣。“誰說不是呢,這倆孩子正是需要媽媽的時候。沒了媽在身邊,那得多可憐啊。”花嬸兒附和著,她的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同情。
“說不定王桂蘭掙了錢就會很快回來呢。”大樂說道,但他的語氣中也充滿了不確定。
“哪有那麼容易啊,在外麵打工,哪能說回來就回來。路費也不便宜呢,而且萬一工作忙,也走不開啊。”
有過外出打工經曆的李大寶說道,他深知在外打工的艱辛和無奈。
“這王桂蘭也是個要強的人,為了這個家,真是不容易啊。”王大爺感慨地說道,他想起了自己年輕時為了家庭所付出的努力。
“希望她在外麵能平平安安的,彆受欺負。”花嬸兒雙手合十,默默地祈禱著。“是啊,外麵的世界複雜著呢,王桂蘭一個人在外麵,可得小心點。”趙大嫂說道,大家的臉上都露出了關切的神情。
而此時,李大嘴站在自家門口,望著遠方,眼神中充滿了不舍和擔憂。他知道王桂蘭的決定是為了這個家,可心中的那份牽掛卻怎麼也揮之不去。他雖然有時犯渾,心眼小。但他此時想起了和王桂蘭一起度過的那些日子,那些平凡而又溫暖的瞬間。他們一起在田間勞作,頭頂著烈日,汗水濕透了衣衫,卻依然有說有笑;一起為孩子的成長而喜悅,看著女兒李小靜搖搖晃晃邁出第一步,聽到兒子李亮亮奶聲奶氣說出第一句話,心中滿是欣慰;一起麵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無論是狂風暴雨還是疾病困擾,他們始終緊緊相依,相互扶持。如今,王桂蘭要離開,他的心裡空落落的,仿佛失去了什麼重要的東西。
晚上,孩子們都睡下了,屋裡的燈光昏黃而溫暖。李大嘴和王桂蘭相對而坐,氣氛有些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