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大片大片嫩綠的蒜苗在陽光下茁壯成長,那場麵十分壯觀。榮雨蹲下身子,仔細查看蒜苗的生長情況,還抓了一把土壤在手裡撚了撚:“這土壤很肥沃啊,而且濕度保持得很好。”
村主任笑著說:“我們這有專門的灌溉和排水係統,根據蒜苗不同的生長階段調節水分。而且我們選的蒜種也是經過多年試驗的,產量高,品質好。我們還有專門的技術人員指導村民呢。”
趙大嫂興奮地說:“這太好了,要是我們村也能種成這樣,那可不得了。咱們村的人肯定都能過上好日子。”
榮雨又問:“主任,那收蒜苗的都是些什麼人啊?他們有什麼要求呢?”
村主任回答:“都是一些大城市的蔬菜批發商,他們要求蒜苗的長度、粗細都要達標,而且要新鮮。我們有專門的采摘和包裝流程,保證質量。每天采摘完了,就直接裝車運走,可方便了。”
牛翠翠說:“那咱村也可以學啊。到時候咱們也找批發商,把咱們的蒜苗賣出去。”
榮雨點頭說:“不過這前期投入不小,灌溉係統、蒜種這些都得花錢,還得培訓村民怎麼種。咱們得好好計劃一下。”
村主任說:“這個種植的前期,我建議你們不要搞什麼灌溉係統,投入太大,你們可以在地頭打個井,到時候用水泵澆就可以了。蒜種你們可以先少買點,試試。”
他們在村裡轉了一整天,不僅看了田間,還去看了包裝車間、儲存倉庫等地方,詳細了解了種植、灌溉、采摘、銷售等各個環節的情況。
回家的路上,他們又討論了一番。
榮雨說:“這確實是個好項目,咱們得做好規劃。我們首先得解決資金問題,然後要找懂技術的人來指導村民。”
牛翠翠說:“其實也不要什麼資金,前期就是蒜種的投資。咱先統計統計看咱們村有多少人想種的,種多少畝。這樣就知道了,咱們需要多少蒜種。到時候三種,要不然咱就先賒著我親家的,哈哈哈。”
“哈哈哈,這可以。”趙大嫂笑著說,“技術方麵應該也不需要什麼技術,到種之前,咱們再到他們這裡再了解了解。我覺得咱們可以先找幾個有經驗的村民一起種,給大家做個示範。”
榮雨說:“行,那就這麼定了。翠翠嫂子,你號召力強。明天你們就去老槐樹下,號召號召看看咱們村有多少人想種的統計一下有多少畝。咱們得抓緊時間,彆錯過了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