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 章 天幕之下(一)(2 / 2)

跟在衛青身後的另一名將軍上前一步,輕聲道,“冠軍侯在訓練小孩。”

衛青:“……他還沒放棄?”

從那次看到天幕上幾千個小孩迅速列隊、出門,霍去病就被激發了強烈的勝負欲,他又得到了劉徹的支持,軍中將士前段時間可是被折騰得不輕。

但霍去病很快意識到,天幕上可是一群未及豆蔻的女孩、未及束發的男孩,於是他找了一批十二三歲的小孩進行“軍訓”,不拘男女——隻教出男孩依然顯得我輸了。

要說他哪裡找到的小孩?

有聰明人意識到這批小孩要是練出來,是不是得算冠軍侯的弟子?冠軍侯可是手把手在教啊。便把族中晚輩塞了過來。

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

劉徹也不插手,要是霍去病真能教出幾個能乾的,他高興還來不及。

東漢位麵。

古代選官製度的發展:夏商周時期,實行世卿世祿製;秦朝時期,實行軍功爵製;兩漢時期,有察舉製和征辟製;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九品中正製;隋之後,實行科舉製。

劉秀站在東漢初,非常遺憾明明有科舉製這麼好的製度,可以選拔大量人才,還能從民間提拔底層人士,他卻不能直接用。

這樣沒辦法。

畢竟……

你大漢有多少書籍?

你大漢的讀書人有多少?

你大漢的平民百姓……讀得起書嗎?

還是先老老實實發展造紙術和印刷術吧,等書籍的數量上去了,再想著多開學堂、搞科舉製。

但大規模地推行科舉製做不到,小範圍內搞搞試點[”卻是可以的,由朝廷出錢在洛陽修學校,讓學生們學朝廷出的教材,就像天幕上的學校一樣,先試試看能不能培養一批人出來。

……然後送去“考試”。

選官選官,自然是要選有能力的。

劉秀拉著一眾大臣開了一次又一次的會議,最終將這項“政策”定了下來。

他也做著“天下英才儘入我朝中”的夢想。

另外就是“東漢幼兒園”的問題,劉秀愁得不行。

天子來不及長大就死了,好不容易長大剛把權奪回來又死了,這樣連著幾代人,他大漢不亡才怪。

外戚、宦官、士族,怎麼可能一直對老劉家忠心耿耿?他們不趁機把控大權、不爭權奪利,劉秀都要罵他們廢物。

可是壽命這個東西……

“重視醫學,多養好醫生。”

“好好養生,不得沉迷酒色。”

“娶家族普遍長壽的女子。”

……

劉秀想著從外力來改變他後代短命的境況。

民間百姓就如同大秦和西漢的百姓一樣,發揮主觀能動性,從天幕上學一些有用的東西,改善自己的生活。

雖然和那個世界天差地彆,但能前進一步是一步嘛。

“某某村在搞那個什麼窯燒炭,你們知道嗎?”

“用窯燒炭?”

“也是跟著天上說的造的。”

“他們村要是能

燒出好炭,以後打算做炭村嗎?”

“他們怎麼不燒陶瓷?”天上不也教了?

“我們這邊不適合燒陶瓷吧……”

“我聽我舅說,他們那邊在改良燒製陶瓷技術,也許過不了多久,就能在集市上看到了。”

“嘖嘖,聰明人就是比咱會動腦子。”

東漢末位麵。

嗯……

司馬家是不要想上位了,什麼“司馬代魏”、“三家歸晉”,就算曹操一時腦子進水肯放過司馬懿,曹丕也不會放任司馬家活著。

何況還有東吳和蜀漢。

然後就是東吳、蜀漢的荊州之爭。

諸葛亮和劉備可是早就盯上了這個地方,在已知的前提下,關羽身死、荊州歸吳、劉備戰敗、永安托孤這些事都不會再發生。

但江東縱火團也不是吃素的,你劉備想要荊州,問過我東吳的意見了嗎?你不想死在白帝城,那給你換個風水寶地好不好?

再有,孫劉曹三家也非常在意他們的繼承人問題。

劉備還好,曆史喵可沒說他的兒孫有什麼大問題。

曹丕就很鬱悶了,怎麼他的子孫後代也和劉家一樣,莫非這是他奪了劉氏江山的報應?不不不,我曹丕不信因果報應!

至於孫權……他氣得不行,父輩再兢兢業業地乾活有什麼用,子孫廢物啊!那怎麼辦?多生點兒子,從中挑過能乾的培養吧。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大力發展軍事和經濟。

改良火藥、製造火器,大規模投入戰場使用,這可比火燒曹操大軍爽多了。

多種地,多產糧,生產能賣錢的器物,鼓勵商業發展……

建學堂,多印刷書籍,培養有用的人才……

……

三方爭霸,戰火連綿,非要鬥到你死我活,直到隻剩下最後一個為止。

三足鼎立的局麵不會持續太久。

但最終會是哪家成為最終的勝利者,建立大一統王朝,沒有人知道。

大家都在為了那麼一個可能竭儘所能。

最苦的從來都是百姓。

隻是司馬家不能上位,也許就沒有八王之亂、五胡亂華,沒有曆史書上都說不清楚的南北朝。

待孫劉曹三家中的一家一統天下之後,休養生息、勸課農桑,到那時百姓的日子會過得稍微好一些吧?

能夠少死很多人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