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父這才想起,自己家原來還有這麼一個親戚。
可惜的是陸宰出士不久後,便受人牽連,被貶至宜興做了這小城知縣。
不過陸靖元知道此人在朝中深受某幾位大人物的器重,料不久後便又會官複原職。
是以當聽他分析起自己父親的處境時,還是心下稍安,道:“伯父,有你這番話,侄兒憑端安心了許多,對了,還有一物爹爹托我贈給您,以賀您喜得貴子。”
邊說著,他從懷中取出一團由油布包裹的物事來,這包裹四四方方,看不出裡麵包的是什麼,陸宰見了,徑直說道:“不妥,賢侄你能來,即表拳拳心意,我又豈能收受老將軍之物,賢侄請收回吧。”
這陸宰倒是個清流人物,陸靖元見了笑道:“這不是什麼貴重的物事,是我爹爹從敵軍藏鄔中繳獲得來的遼本,爹爹他聽說您喜歡藏書,特著我交送於您,聊表心意。”
“遼本?”陸宰聞言眼前一亮,他是喜歡藏書不假,而且還是有名的嗜書如命。
但書在宋時可是精貴物,雖已有了活字印刷,但紙張昂貴的局麵不減當年。
陸宰雖然一時見獵心喜,但心下又可笑這人情冷暖,他未出士前,可不見陸父如此殷勤,這會兒反倒又是賀喜,又是贈書的。
當下便欲再行拒絕,宋儒就是他這樣,固執而又倔強。
可陸靖元這時卻又說道:“伯父,說來慚愧,小侄尊上三世經武,為今小侄亦想入士,可惜才疏學淺,家父命我拜訪您時,需得向您認真討教,他還說隻要能得您一分學問,小侄此生便受用無窮了。”
他這張能將蘇楊兒說的啞口無言的嘴,倒還真不是蓋的,有的沒的,都往外說。
聽他這一頓馬屁拍下來,陸宰也被他說的有些心癢難耐起來。
“想這將軍三世,滿門屠夫,今日竟想栽培一名士子出來,高祖侞唔,倒也欣慰。”
一念及此,當下他便問道:“那這遼本上載何物?”
陸靖元搖頭道:“家父吩咐,在妥善送到伯父手中前,不準拆封查看,更何況小侄不通遼文,實不知書上寫的是什麼,連書的樣子都沒見過。”
聽他這麼說,陸宰無疑更加心動起來,可還是猶豫不決,他若收了,那這門親可就真的認下了,縱然說同姓既有緣,不親也是親,可他實在不想和這滿門屠夫的遠親深交。
此時陸靖元蠱惑道:“伯父,您快拆開來看看吧,小侄也想看看究竟是何等奇書?”
遼本多為譯本,與宋本的最大區彆便是,遼本多注,注即為古時文人閱完所寫。
批注的作用千奇百怪,有的是對原文的個人理解,有的是對譯文的補充。
在信息交流不發達的古代,互相傳注,也是文人間的一種交流方式。
但也正因如此,遼本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禁止在宋境流通,不過近十數年時令日乏,遼滅業已成定數,這項法令不需多久,也就自廢了。
陸宰藏書萬卷,通契丹語,雖無進士身,在士林中卻極富盛名,是以才能被舉賢入士。
但是他藏書中的遼本也是極其匱乏的,而且能被遼人藏入鄔中的必不普通。
當下他在陸靖元的蠱惑下,思趁良久,終忍不出伸手去拆那包裹。
陸靖元見狀暗露一絲得逞微笑,隻要陸宰把書拆開了,那兩家的親戚也就認定了。
此行他說是來拜訪,倒不如說是來攀關係,彆瞧陸宰這會兒貶為一個小小知縣,但隻要有器重他的那幾位大人物在,此人飛黃騰達也隻是遲早的事情。
可就在陸宰手業已摸到包裹之際,一名侍女卻傳聲打斷了他的動作。
“老爺,夫人讓我把小郎君抱來,給世子瞧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