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大難不死築糧倉(上)(2 / 2)

南宋弱女子 川頁居士 4572 字 11個月前

她這個計劃已經謀劃良久,唯一的阻礙,便是家中執掌財政大權的老王,正想借他情緒不穩的機會,迫他同意自己的計劃,隻需購得5000貫至6000貫的糧食,便能在來年戰亂時,翻上十倍,乃至數十倍,還可以保留部分供作己用。

以目前江南地區穩定的糧價,山禾米即占城稻,糧食商人出價25文一鬥來算,直接向農民購買可能會更低,6000貫足以購買的糧食數量高達驚人的數百噸。

有了這些糧食,她不僅能大賺一筆,還能以備不時之需。

可這麼大一筆錢,幾乎會耗去蘇家三分之一銅錢,至於那些白銀是萬萬動不得的,白銀在此時尚屬不完全流通貨幣,隻有購買貴重地產、房產即大宗行貨時,才會有人使用。

貴金屬在貨幣中的地位,相較於人造錢來,更具穩定性。

是以想要實施計劃,必須征得老王的同意,否則蘇楊兒怕是一文錢也動不得。

這時老王被她揪住胡子,一時無奈苦笑道:“楊兒啊,你就是這樣乖乖聽話的麼?”

蘇楊兒小手一鬆,撒嬌道:“伯伯,那您同意啦?”

老王猶豫了一陣兒,沉吟道:“楊兒,你買這麼多糧食,咱家吃幾十年也吃不完,總該告訴伯伯你想做甚麼罷?”

蘇楊兒聞言先是一喜,而後卻又啞然,心道:“我總不能告訴他,明年就打仗了吧。”

便道:“伯伯,我……我想做生意,想做糧食商人!”

聽到這話,老王驚訝道:“那你為甚麼偏偏要做糧食商人呢,楊兒,咱們宜興是個小地方,地主家裡都有餘糧,更何況這也不是災年,亂年,天下太平,賺不了多少錢的,何況咱家也沒有主顧,你要知道,糧商們都是不遠萬裡將糧食拉到中原去賣的。”

老王自然知道糧價是隨產量而變化的,時年河北路發大水時,田間絕收,他與蘇父見當地糧食見日翻番,漲了四倍有餘,也皆懊悔自己兩人不能未卜先知。

可這世間恐怕也沒有人能未卜先知,糧行在中原大鎮是很常見的,糧食商人也不稀奇,稀奇的是蘇楊兒突然間打糧食的主意,不由心想:“小女孩兒家,又再異想天開。”

蘇楊兒見說不通他,一時也不知該如何答他,索性又耍起無賴來。

便道:“伯伯,你又騙人,我看我還是再給梅姑捉去好了……”

老王聽到“梅姑”二字,心神一顫,苦笑道:“好…好,伯伯答應你,總行了罷?”

心下卻道:“罷了,她跑出來一趟,險些要了我的老命,她再跑出去,指不定又惹出甚麼禍事來,倒不如花些錢,給她尋些事情做,將她安分守己養在家裡,便算是對得起老爺啦,大不了到時候再想法把糧食原價盤給旁人便是了。”

蘇楊兒喜道:“那您答應我在家修糧倉,建地窖了麼?”

老王點頭道:“修,修,修便是了。”

蘇楊兒笑嘻嘻道:“那買糧食呢?”

老王歎了口氣,道:“買,買,一切都隨咱們家小楊兒的心意。”

蘇楊兒大喜過望,了卻了數十日來最大的心願,又跑去同小玲嘰嘰喳喳起來,陸靖元自然也跟著貼了過去,蘇千易、陽寶時不時插話,一時竟也熱鬨。

老王見這些年輕人大難過後,轉瞬便如此活潑,驀地裡卻反而生出一股淒涼來:“我大限將至,隻怕是見不到小娘子出嫁的那一日了。”

又是一聲暗歎:“梅姑,當年是我對你不住,你我生不能同衾但願死後能夠同穴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