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千易與無鹽當下按原路折返,遙遙見到那大坑時,便停了下來。
蘇千易四下裡一張,見那兩具屍體還在,說道:“看來他們仍未發現我們逃走。”
無鹽喜道:“這不是好事麼?”
蘇千易道:“好也不好,好在他們沒有防備,壞在他們仍聚在一塊,不容易對付。”
無鹽道:“那我們如何是好?”
蘇千易歎氣道:“他們定然就在這附近,先尋到他們再說吧。”
正說著,忽然聽到拍的一響,蘇千易嚇了一跳,急拉無鹽趴到了叢中。
他以為有人來到,但候了一會兒,卻不見一個人影,這才明白聲音是從彆處傳來的。
蘇千易心道:“這一聲動靜,似是有人在拍掌,定在不遠處。”
當即舉目四望,隻隱約見到不遠有片樹林,枝葉繁茂,除此以外,彆無可供藏身之處,
便道:“在那兒,我們過去看看。”
無鹽點了點頭,捂住嘴巴,彎腰隨他向那片樹林走去。
二人方才摸近,又聽見拍的一響,蘇千易聞音一喜,忙拉住無鹽藏身到一顆樹後。
這時隻聽林中有一人說道:“佛言其五惡者,其二惡者何解?”
一女子清脆之聲答道:“佛言五惡者,其二惡者,世間人民,父子兄弟、室家夫婦都無義理,不順法度。奢淫憍縱,各欲快意,任心自恣,更相欺惑。如是之惡,著於人鬼,日月照見,神明記識。”
先一人手掌一合,拍的一聲,說道:“世間人民,既知其惡,為何不改?”
那女子笑道:“大師是出家人,但大師也在行凶作惡,大師為何不改?”
先一人道:“人用是故坐不得道,當熟思計離遠眾惡。小僧行惡為修明王身,結般若若,超度世人,行惡為求遠惡,又為何要改?”
那女子輕咦道:”不知大師之明王身所謂何妙?”
先一人道:“明王身者,於無上欲中得大定力,不為外障所惑,遠離一切恐怖,是以旁人修行,力求摒棄外障,而小僧修行,卻是外障越多越好。”
那女子道:“世人之苦,皆因不能放下,大師之法,徒在世間增添許多罪孽,絕無善果可結,又談何超度世人?我勸大師還是早日放下苦果,秉持正道,虔心皈依為好。”
先一人哈哈笑道:“你小小年紀,懂得什麼放下?你們中原禪宗,苦勸他人放下,殊不知放下之物,所謂何物,談及色不異空,便說什麼戒色悟空,又豈知色為何物?我問你,你自幼出家,可有哪一日知曉色的滋味?”
“這……”
那女子聽到這話,突然間啞口無聲,似是真的給他問住了。
先一人笑道:“此去山高水長,你慢慢想罷,想通了再講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