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沒有硝煙的戰爭(2 / 2)

看完一篇篇報告,顧青閉目思索著。

“所以目前,國際半導體技術已靠近摩爾定律臨界點,技術更新速度降低,大夏國內的企業如果把握機遇,充分利用政策等有利環境,實現技術趕超。

以18英寸晶圓生產為例,由於涉及到整體裝備以及產線的全麵調整,多年來產業進展依然緩慢,全球產能依然以12英寸為主,預計此趨勢將延續至2019年,18英寸晶圓預計在2020年前無法實現量產。

所以憑借我手中掌握的技術,狠狠咬一口肥肉,也是可能的?!”

雖然有些麻煩,利益相關巨大,但當保密單位這種資質拿到手後,國內會有狼心狗肺的東西齜牙咧嘴?

敢的話,國家的鐵拳和九州科技公司的鐵拳就敢教他做人。

不過前麵做的準備倒是要加快了。

一個電話打出去,在異國他鄉,仍然忙碌中的張元豐接到了指令。

【儘快將名單上的人招聘到手。】

這也是界碑安裝用戶量上十億之後才能做到的事,每一個用戶都是一個信息提供點和數據處理點,構建數據模型,分析潛在人才和剛剛有所展示的人才,成功率九成以上。

老板一句話,下屬跑斷腿。

不過想想年底能拿到的小錢錢,張元豐精神一振,繼續奔赴下一個地點。

十二月二十三日,韓星與格芯召開了聯合發布會。

會議內容很簡單

,韓星出資收購了格芯。

第一步,韓星電子將在兩個月內接收格芯位於新加坡的生產基地,包括8英寸晶圓廠和12英寸晶圓廠。

以及格芯位於美利堅:2012年投產的紐約州FAB8廠已經開始14nm先進工藝生產;2015年6月收購IBM微電子部門,獲得8英寸晶圓廠FAB9和12英寸晶圓廠FAB10,FAB9和FAB10獲得美軍工認證,是格芯RF生產主力廠。

韓星表現的十分財大氣粗,格芯也表現的十分“態度誠懇”,就像你給錢,我提供服務這種生意一般。

顧青在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腦海中思緒翻滾。

格芯是碩果僅存的美資代工廠,是琉球省台積電最大的競爭對手,而同樣手握高端技術的韓星開放晶圓代工業務之後,收購格芯將瞬間對台積電形成威脅。而這起完成速度如此之快收購案,第一裁決權毫無疑問就握在美利堅政府手中。

這哪裡是大韓族的韓星收購世界第二的格芯,這分明是美利堅的大佬們左手換右手,順帶收割一波高麗的國民財富。

畢竟美利堅主導的外國資本占了韓星集團大部分的股份,尤其是優先股,占據了接近90%的比例,雖然這些外資隻享受分紅。

李氏家族擁有韓星集團2%的股權,通過相當複雜的股權架構牢牢控製著整個三星集團。

韓星就是將自己百分之九十八的利潤送給美利堅資本,這種行為,就像是一隻主動咬著繩子,讓主人牽的狗。

惡心,真尼瑪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