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眾人拾柴(加更)(1 / 2)

霓虹。

全球五大矽晶圓供貨商有兩個是霓虹的。

日商新越半導體、盛高科技,兩者加起來,在不分多大英寸,總的矽晶圓供貨份額中,占比百分之四十左右。

新越株式會社主要產品半導體元件,有機矽,稀土磁鐵等等,屬於新世紀後的成長起來的。

霓虹盛高則屬於世紀前站起來的企業,但是它對這一次韓星聯合的戰略並不看好。

因為17年,成本和供需失衡導致矽晶圓缺貨漲價持續了一年,作為全球第二大矽晶圓供應商霓虹盛高宣布,投資4億美元增產12寸矽晶圓,產能將在2019年開出,預計新增11萬片每月。

據日經新聞報導,盛高進行大規模增產投資為約10年來首見,不過預估此次增產投資可將其12寸矽晶圓產能較現行提高510。

此次增產較特彆之處,在於霓虹盛高沒有建置長晶爐等新的生產線,而是增加伊萬裡廠無塵室空間,增設矽晶圓片表麵研磨、洗淨等設備,來達到2019年半年時可增加每月11萬片12寸矽晶圓片產能的目標。

對此,盛高官方的解釋是,目前產能完全無法因應客戶強勁需求,所以決定準備進行增產。

但是其真實情況是……

秘書很是端敬的著商業間諜發回來的報告。

在報告中,商業間諜稱九州科技公司給夏芯科技的單片十二英寸晶圓片的供貨價為四百九十夏元。

與此同時,九州科技公司的半導體部門,曾經園區施工時,整個工程有大夏國兩個單位的支援。

一聽到這裡,伊藤鬆心中便起了波瀾。

大夏普通的正常公司,在他眼裡並不可怕,但隻要和那兩個大夏官方勢力扯關係的公司,那就如同一隻刺蝟。

對這種公司,可以合資,可以合作引渡高管,但是不能軟硬都來,否則一不小心就會被紮痛。

而且像九州科技公司這種製造產業,大夏對於製造產業的發展,可謂是有目共睹。

再稀少高利潤的產品,隻要大夏能做了,價格很快就會被打下去,增產太快了。

同理,大夏晶圓製造恐怕將在五年內達到全球產業的高峰。

說實話,盛高的社長伊藤鬆聽到這個報告的第一時間,恨不得批了韓星的李建錫。

惹誰不好,去惹這頭沉睡的巨龍。

可是,開弓沒有回頭箭。

秘書念完了一份報告,又拿起了一份。

可以看出來,高盛撒出去的錢不少。

因為接下來的消息太“新鮮”了。

九州科技公司正在聯係半導體業內的成熟工程師和真材實料的專家們,隻有競業協議在五年以內的,全部高薪聘請。

伊藤鬆拿著茶杯的手,微微抖動。

彆人不知道,他卻知道,半導體產業……大夏的人才其實很多,並且每年投身這個產業的大夏人才是越來越多。

這群人大部分,還真沒有簽所謂的“競業協議”。

“他想乾什麼?”

伊藤鬆的聲音有些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