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友商與生態(1 / 2)

話說的很端正,不過這些用戶不知道的是,關於智能管家人形態的事,顧青從頭到尾就沒考慮賣過。

未來,智能機器人可以是大白熊這些可愛動物的形象、可以是家電方正的形象、也可以是其他的奇形怪狀,但在漫長的時間裡,九州科技都不會對外銷售任何一款全擬真人類形態的智能管家。

當然他也給這些對未來人形態機器人很憧憬的人留了一個宣泄的口子。

下次發布會,智能管家虛擬形象業務了解一下?

到時候虛擬生態的構建,就會成為一個銷金大戶。

智能管家每個月限量售賣一千台,五百台售價十萬,五百台售價五十萬。

隻是基礎產品價格,其他的廚房大師業務、運動健康顧問業務、穿搭推薦業務這些林林種種的功能性業務都是額外收費的。

大夏國內激活用戶平均是一百夏元一項業務,國外激活用戶平均是兩百美金也就是一千三夏元,一項業務。

畢竟國外能買到智能管家的都是“高端人士”,花這個錢的怎麼可能會覺得兩百美金一項業務貴呢?

根據智能管家業務銷售部門最新的統計,七月份放出的一千台智能管家已經售罄,管家激活數量為九百三十七台,加上功能性業務盈利,總收益為三億零一千萬夏元。

雖然看起來並不多,但一年以後就是接近四十億夏元的營收,而且隨著功能型業務的增多,收益隻會繼續增加。

人,一旦習慣了智能管家的全方位服務,就會逐漸貪於享受。

而享受的代價就是買更多的智能周邊產品。

當然現在已經有某些家電家居品牌找到了九州科技,希望合作能與智能管家或者界碑聯動的產品。

也就是將產品的智能服務寄托在九州科技的產品之上,成為九州整個智能家居生態的一員,而他們作為產品出產方,可以專心負責家電家居的生產售後,也可以搭上九州科技的順風車,讓品牌檔次更躍遷一步。

其實這一套在國內已經是大家都走過的流程。

夏為、大米、等手機廠商為了搭建自家的智能生態,又不願意浪費時間和大筆資金去研發產品,所以選擇了一些產品廠家,進行貼牌和定製。

董大姐曾經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大米產品基本是貼牌生產,當然她之所以這樣說也是為了將自家的產品與大米產品拉出“高低”差距。

一個自家產,一個貼牌產,這在大夏國民看來一般是有區彆的,前者先天會有好感度,後者則有“山寨”這種感覺。

不過其實董大姐的言論是站不住腳的。

自營生產也有偽劣產品,代工貼牌產品也有高質量產品。

從大了看,全球芯片九成都是代工“貼牌”,平果手機也是其他工廠代工組裝“貼牌”。

而在大米的生態產品中,某些空調是由川蜀長虹電器代工製造。

作為大夏西部最大的空調研發和製造企業,更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霓虹冬芝的空調產品“大清快”的大夏版本就是由長虹生產。

當然,也有一部分企業是直接被“財大氣粗”的“互聯網上市企業”大米給注資,然後代工生產大米產品,比如寧德電器。

顧青曾經也在琢磨,該找固定企業代工合作生產還是直接收購工廠,自營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