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那年那些事(1 / 2)

這是目前許多國產廠商的困境。

產業升級也不是喊口號就能升級的,要配套措施、工藝精進、設備升級、行業薪資提升吸引優秀人才等等一堆問題。

九州科技現在算得上是一方科技企業巨頭,但仍然無法帶動所有隊友起飛。

而且科技產業的產品研發生產以及市場擴張實在是太耗錢了,必須要多找盈利項目。

做硬件基礎行業就是如此,往往一個材料的研發就是上億砸水漂。

軟件行業就不一樣了,輕資產隻需要程序猿足夠就行。

顧老板離開了發布會現場,身後跟著安和堂率領的安保小組。

燧人公司的員工們看著顧總走進辦公室,眼光中甚至帶著崇拜。

他們當初可不知道這麼多具體細節,什麼全國產自主的供應鏈、純國產係統,都從沒在會議上提過,隻是有些人從平常工作接觸中有所猜測。

但今天所有的猜測都被證實。

你們想的沒錯,甚至低估了我們公司的所作所為。

所有人就這樣望著顧青,但他們都沒有人說話,像是在期待著什麼。

顧青環顧四周,發現大家都是如此神態,不由得開口說道“以前搞這麼嚴的保密措施是為了保護公司產品的供應鏈還有國際商業輿論問題,今天召開這個發布會也是為了解答下大家的疑問,所以。”

他停頓了下,繼續說道“所以,燧人公司並非是一個縫合組裝公司,它是一個新時代的開端,希望未來我們大家能夠攜手並肩走下去,。”

話音落下。

“蕪湖!”

歡呼聲此起彼伏,雖然大家都克製著不扔手裡的文件,但還是歡呼雀躍起來。

擁抱鼓掌。

他們賭對了。

當初跟隨著兩位大佬進入這家公司,還遭受了不少原公司同事的議論。

年輕人不怕丟掉工作,但最不想自己在做無用功,還要麵對他人的議論紛紛。

最近這段時間他們要接受這些外界的非議,工作內容又被嚴格限製了範圍,甚至上了不少保密課程,心裡壓力可想而知。

但今天知道答案後,這一切都值得了。

釋放壓力的喧囂,在一眾歡騰中,年輕的顧老板有些遭受不住這種鬨騰選擇了偷偷跑路。

現兼任燧人公司消費者業務的於程東,他在辦公室裡隔著厚厚的隔音板聽不到外麵的吵鬨聲。

但他能看到那些還在直播的記者們是如何激動。

國外的部分記者雖然各種偏向報道,但可以從這些人那略顯慌亂的眼神以及話語中看出,他們有些慌了。

與其相對應的就是國內的記者們,臉色紅潤,雖然對顧青所講的東西持保留態度,但言談之中更多還是“大家不要太過焦急,等待燧人公司拿出產品後,再發表看法。”

不否定,不盲目肯定,遵循事實而報道。

但這就是於程東想看到的狀態。

和媒體與消費者打了這麼多年交道的他,深知“吹捧”與“抹黑”在某些時候都是一個效果,並不會帶來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