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機械臂論文答辯?(2 / 2)

機械臂整體結構如何處理?機械臂機身剛性如何處理?關節多了,如何操控調節?”

有點像論文答辯一般,總設計師如苛刻的導師發射出奪命連環問,見這架勢,顧青如果給不出一個切實的解答,那不僅機械臂項目告吹,之前談的挖角行動也可能無了。

畢竟項目研發不深刻切實的企業,入不了大佬的眼。

稍微整理了下思緒,年輕的顧老板這般說道:“這個比喻是我欠考慮了,從科學嚴肅方麵來看,人手臂關節與機械關節近似,的確卻有天差地彆的運動限製。

所用驅動電機不同,機械臂的關節運動也比人手臂關節更靈活多變,所以自由度也是如此。

人畢竟是碳基生物,但機械臂卻是機械造物,軸承轉動、鉸鏈轉動與韌帶、關節並非是百分百貼切。

至於自由度高,導致機械臂剛性變差這個問題,我們也是通過新的金屬材料研發來攻克的。

不過新材料耗費的能源以及材料比普通特種金屬高太多,無法支持量產,所以隻能供應咱們研發室或者咱們的航天事業。

其次這個關節多了導致操控調節性變差,我們鈦鉭星部門的仿生機械假肢在眾多用戶的個人定製項目上取得了長足的經驗,研發出了自己獨有的驅動運行程序以及智能操作技術,可以完美解決這個問題。”

條理清晰的解答之後,顧青更是直接來了個絕殺。

“其實說這麼多,參數再好看也比不了實際上手操作實驗,不如我們去大型真空實驗室體驗一下?”

聽到這,舟簡評就知道九州科技的確是有技術力的了。

能運行這種大型設備的真空實驗室可不是幾百萬幾千萬夏元能搞出來的,美航空航天局NASA有一部分測試工作便是在地麵的真空實驗室進行,雖然沒有太大的技術壁壘,但這東西就是耗錢、耗材料。

屬於乾實事必備,騙補貼太虧的典型之一。

不過雖然知道對方是有東西的,但大夏科學家就是有一個執拗勁,見到、摸到、用到才能認可。

一行人這便又出了實驗室,坐地下電梯往地底更深處去。

羅雲佳在地下真空實驗室門外等候著,見顧青帶著一行人過來,這才走上前去。

“老師,已經將機械臂放在裡麵了,采用的是無線操控,操作台在隔壁,是否現在就抽真空?”

顧青微微頷首,轉身看向舟簡評。

“咱們現在就開始?”

後者點了點頭。

各種宇宙飛行器的地麵環境模擬試驗是保證飛行器可靠運行的重要手段,畢竟在太空中的真空環境失重環境下,不少材料與設備都會有所損壞。

因此地麵空間環模試驗的精度和可靠性將直接影響著航天設備的性能檢驗與考核,而太空艙所需要用到的機械臂自然就比普通生活中所用到的機械臂科技含量更高,操控難度也更大。

這邊抽真空,那邊則在教操作。

畢竟九州科技的研發體係和研發設備已經偏離了正常地球上其他實驗室的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