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物流插曲(1 / 2)

最近有一件“小事”的發生,讓總部安保部門上了心。

有人劫鏢,當然這是古代的說法,放到現代社會應該說是有人在搞小動作。

見崔凱到了,廠裡物流部門的負責人李望,主動走上前說道:“事情已經調查清楚了,這批貨和前麵幾批貨在出廠包裝的時候都沒有任何問題,是我們交給順風後出的問題。

收件方的順風網點不是直營網點,該網點老板還承包了運達、夏通這幾個快遞公司的代理權。

在知道這批貨是我們公司的桃夭之後,他以破損件的名義上報,認繳罰款,然後吞了這批貨。

通過我們在數據庫裡查找的資料顯示,這個網點老板一共作案五次,認繳罰款五萬,黑市上的那批高價貨和兌水貨就是這麼來的。”

聽到這個結果,崔凱深吸了一口氣。

雖然不是他們的問題,但對於這種傷害用戶和公司產品的行為,簡直就是強盜行徑。

罰五萬算什麼?那五批貨在黑市上可是賣到了幾十萬!

也就是對方機靈,都是放到國外平台上,如果是放國內,早就能戴玫瑰金手鐲了。

“公司對於這種事故的處理態度,我想大家也都知道。那你們先忙著,我去看下倉庫消防和車況,稍後我們做一下彙總然後上報。”

撂下這句話,崔凱便離開了。

隻不過他心中卻是思緒翻騰。

公司的主要精力都是放在高精尖製造和軟件工程這些行業,對產品物流方麵的安排,更多的是與順風、金東、夏郵這三家合作。

需要上門安裝的產品,一律發的金東。

售價高且體積不大的,一般都是發的順風,並且每單都是保價單。

對於偏遠地區的收件人,則是交給夏郵負責。

他很理解這是因為公司的貨量無法做到能支撐遍布全國的服務網絡,但更重要的是自建物流的成本太高,不僅是人力資源成本,還有倉儲管理、車輛配送這些高額成本在。

他以前也在金東乾過,當時行業裡就有個笑談:“金東不值錢,金東的物流網絡才是值大錢的東西。”

不過理解歸理解,但是這些年桃夭這款產品因為物流這方麵造成損失一直居高不下,這實在是讓人有些難受。

順風的報價單是可以避免金錢上的損失,但桃夭之所以限購,一直都不是因為想饑餓營銷,而是原材料製約了桃夭的產能。

公司內部要使用、合作的有關部門和企業要給份額,再加上為了保持效果必須精選原料,所以損失的貨物,要從正在生產的訂單裡再劃出來,這不僅影響這批貨的收件人,還會影響後麵訂單的出貨。

而且最關鍵的是,桃夭在國外太火爆了。

沙特、歐美、霓虹這些國家的中上階級,以及其他國家的富翁精英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了解到桃夭這款保命的東西。

國內一百夏元一瓶,被弄到國外去,甚至搞出了數個版本。

比如:至臻純享版就是最近一個月生產、原包裝未拆封的,售價五百美金一瓶。精品優化版就是外包裝拆封過,一瓶隻有四分之三到到五分之三的有效量,售價三百美金一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