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金融市場的反應(2 / 2)

怎麼英偉達、amd辦事不力,卻要讓它們出血?!

兩家企業自然不是平白願意割肉的主。

第二天。

大夏時間,八月十一號。

並稱為美利堅“三大報紙”的三家報紙《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華盛頓郵報》,以及《芝加哥每日新聞》、《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紐約先驅論壇報》等報社以及彭博社的專欄作家們如同吃了瀉藥一般,瘋狂竄稀發文。

《顯卡市場拐點已至》、《半導體公司隆冬已至》、《英偉達的顯卡帝國即將崩潰》、《東方雄獅睡醒,誰會成為它的第一口血食?》、《經濟戰爭?科技戰爭!》、《二十一世紀的科技轉移》、《舊有格局被攪局者打破》、《科技:打破壟斷全球的霸權》……

鋪天蓋地的媒體發文、專家解讀、記者調查、主持人念稿,不僅是讓金融界、製造業的人集體懵逼,更讓投行機構們抓禿了頭,打爆了電話。

周一(8月15日)美股盤中,英偉達股價再一次大幅走低,現跌超8%,報每股119美元。盤前某投行將英偉達的評級從“跑贏大盤”下調至“中性”,並大幅降低了其目標價,理由是對訂單取消的擔憂。

並且有資深分析師指出,一些企業用戶和消費者開始取消英偉達、amd等公司的訂單,這些公司或將麵臨“庫存過剩”以及技術版本淘汰的風險。

周一下午,idc全球季度個人計算設備跟蹤報告的初步結果顯示,包括台式機、筆記本電腦和工作站在內的傳統pc全球出貨量在2022年第一季度下降了5.1%,第二季度下降了6.2%,超過了此前預測。

顯卡作為電腦主機的重要硬件部分,英偉達的旗艦產品——圖形處理器(gpu)是顯卡上的一塊芯片。

據有關機構調查,自2021年第二季度以來,顯卡經銷商的收入一直“低於季節性收入”,此現象在英偉達、amd等公司組成聯盟後,有所減緩。

但是市場萎縮、經銷商收入降低卻是沒有得到終止,不僅顯卡市場價格環比下降30%,價格水平回到2020年初。就連供應鏈為了提供保修服務,利潤率也下降29%。

也不知道是哪股妖風刮了起來,對以往半導體行業龍頭企業轉變態度的不止一家投行和金融機構。

周二上午,投行truist下調了英偉達、amd以及英特爾的價格目標,該行甚至十分直白的告訴投資者它已經找到“訂單削減的確鑿證據”。

該行資深分析師表示:“儘管半導體行業的業績在前十年一直保持強勁,但今年下半年和2023年將開始出現轉折。”

除此以外,九州科技的泰坦處理器“居然”在某些機構的報道中,被放到了明麵上。

“據調查,大夏九州科技的處理器業務發展趨勢‘非常強勁’,很可能在2022年下半年出現同比收入的高峰。與之同步的是大夏半導體業務發展趨勢同樣非常強勁’。

納斯達克需要更有潛力的公司加入,九州科技在全球的產業布局極端惡劣,更需要大額資金幫助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