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民眾高論(1 / 2)

“僅僅是幾家科技公司就能撬動萬億美元經濟,如果參與公司再增加的話,市場經濟的自由法則將成為一個笑話。”

高盛資本的策略師也認為:“上市公司依靠短期的盈利能夠撬動數百倍資金的流動,並且美元作為主要國際貨幣,不應該如此輕易的被這些企業影響,這會導致它的地位繼續下降。”

金融機構以及華爾街資本們毫無疑問被震驚了。

哪怕是前腳剛走沒幾天的摩根士丹利掌門人戈爾曼,也在大半夜的時候,聯係上了顧青,並且十分共情的說了很多很久的話。

當然,顧青隻是聽了一小會兒,隨後便是玄武作為自動應答機器人開始回應。

長途通話結束後,摩根士丹利掌門人的發言總結起來其實就幾句話。

“為什麼?明明是我先的,給錢的是我,給渠道的是我,給你們自由的也是我,你怎麼可以和那些婊-子們眉來眼去?

嗚嗚嗚,我很痛心,我們當初說好的要做異父異母的親兄弟。

不行,他們給多少,我可以往上加!”

顧青看完玄武的總結後,都尷尬的摳了摳耳朵。

然後翻過身,繼續睡覺,根本沒有把這個老男人的話放在心上。

而全球各大科技公司行業的從業人員則睡不著了,他們看到的是又一次科技潮流正在洶湧澎湃的襲來,而且既擔心自家東家被浪潮拍死,又憧憬著在這次的狂風暴雨中撈一筆大的。

甚至毫不誇張的說,這是新一輪夏西兩方的科技文化大交流大碰撞,這個大項目如果正式開始落實的話,肯定會有璀璨亮眼的火花誕生。

不過也不是沒有提出疑問的。

“幾年第一季度的美股盤後,英偉達公布了2021財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根據賬麵上的報告顯示,英偉達2021財年營收為166.75億美元,同比增長53%;淨利潤為43.32億美元,同比增長55%;每股攤薄收益為6.90美元,同比增長53%。

但我們都知道英偉達去年過得並不好,賬麵上的數據更多的是因為當時挖礦橫行,並且泰坦處理器賣不出去,amd產能又不足,所以才能讓英偉達的營收達到一百多億。

但是根據他們公司內部流出的文件顯示,英偉達可是拿出了450億美元和九州科技搞合作。

雖然這筆錢是分的十年期,但第一年就要給50億美元。這比英偉達一整年的淨利潤都多。

哪怕黃仁勳是英偉達的創始人ceo,但他也不可能鋌而走險到這種程度。

當然,隨著深度學習技術與ai需求提高,英偉達遊戲gpu係列在與泰坦處理器的比較中遠遠落後的情況下,英偉達選擇如此自救也是明智之舉。

但它真能有這麼多錢嗎?我不信。

在我看來,這或許是某些人的惡作劇又或者是英偉達為了拯救自家股價的一種宣傳營銷手段。”

麵對業界的質疑,英偉達倒是沒有像以前那樣高傲的不給回應。

英偉達首席財務官柯萊特,破天荒頭一次的為了這種還處於“捕風捉影”的爆料而召開了新聞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