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整合鈦坦星部門資源(4K)(2 / 2)

沒有一鳴驚人的火箭,沒有極細微的納米機器人,更沒有真正做到智能的機器人,甚至當年的智能管家,到了今天都依然沒有升級。

隻是我們需要思考的。”

聽顧青如此說道,不少人都羞愧的低下了頭。

因為這其中有很多成功的項目,都是當年鈦坦星部門的老人們完成的,而鈦坦星在這兩年的確有種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的意思。

好像的確十分愧對公司的栽培、也浪費了公司海量資源的投入。

也幸虧這些會議的視頻記錄不會流傳到外麵去,不然全球的各大實驗室和高校教授們要是看到鈦坦星部門這些人尖子這幅模樣,恐怕會羞愧難當,瘋狂撞牆。

一個起於微末的大學生創業項目,在十年都不到的時間裡,弄出了柔性機械臂、彷生機械假肢、視覺補齊技術、智能管家、機甲這些工科領域凋炸天的成果。

居然還因為沒有像半導體那樣“成功”而覺得“丟人”?

而且這群在外麵呼風喚雨,在學校隨便跺跺腳都能開各種提升班的大老們,竟然還真的從內心裡感覺到羞愧……

也隻能說,說這話的人是顧青,這位全球最炙手可熱的頂級天才。

不然要是其他什麼阿貓阿狗敢站在台上胡言亂語,看不起這看不起那,坐在前排的那群老骨頭院士、教授們,恐怕早就操起桌子上的茶杯扔了上去。

但就是如此,顧青說的話還是引起眾多入職不到兩年的大拿們,仔細思索自己項目的問題。

憑什麼半導體部門就能三年衝一次大的,改革行業,五年衝一次猛地,創出新的行業賽道。

而自己搞項目,比等鐵樹開花還要磨蹭?

想著想著,不少人的目光就轉移到了講台上的顧青身上。

好像半導體部門的突飛猛進,很多時候都少不了自家大老板的身影。

被一眾老少爺們給直愣愣的盯著,饒是顧青早已在各個大場合練出了大心臟,但還是覺得有些心裡發虛。

可不能讓這群人哪天閒得無聊,真把自己切片研究了。

所以他也不廢話,扶了下眼鏡框,讓玄武把材料準備好後,就轉身在自己身後的黑板上刷刷刷的書寫起來。

經過改進的粉筆,不會在書寫的時候有太多粉塵。但顧青在黑板上書寫的身影,卻讓不少人感覺自己回到了小學。

自己滿懷著期待,等待著老師在黑板上寫出夢寐以求的正確答桉。

雖然眼前這位老師的學曆根本比不過自己,但這位老師做出來的成果卻能夠打敗無數個自己。

才唯學曆論,在這位老師身上完全不符合。

顧青這些年來“好為人師”,除了口才還是有些毒之外,粉筆書寫的功底倒是好了不少。

一筆一畫剛勁有力,粉筆每次都能在關鍵處著重加深顏色,版麵書寫也是乾淨整潔,思維導圖條理清晰。

簡單來說,顧青其實就是將目前顯得有些雜亂的鈦坦星部門,開始進行整合。

就像之前會議上所講的那樣,很多在當事人看來方向不同的項目,都在顧青高瞻遠矚的目光下,被整合在一起。

比如專精鈦金屬研發的項目部門與其他特種鋼項目進行整合,同時加入部分超算的計算資源份額。

材料研發,就是一個不斷試錯,不斷用更好的設備,讓不同的材料發生變化進而互相之間發生各種反應的一個路線。

而由九州科技半導體部門與雲中九龍合作研發出的超算,在這種試錯的項目,不能說是無往不利,但絕對可以省時省心。

還有那些用微型電機和機械臂的成果,做各種設備、生產線的項目,也被整合在一起。

本就是工業類型的研發項目,其實並不需要那麼多人湊在一起。

在顧青的一番規劃下,在場有三分之一的人都發現自己的項目有了十分大的變化。

要麼是被整合到了往日裡還有些競爭的項目部門,要麼就是項目被增加了很多資源。

而最重要的是,在一翻整改中,突然就整改出了一個巨無霸般的強勢部門。

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部門。

按照規劃,這個部門裡那叫一個人才濟濟。

有曾經在大夏郭嘉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作過的大老,拿著特殊津貼的高工,也有在夏科院“履曆優秀”的神人,還有哈工大這些學校的精英優秀畢業生,除此之外居然還有一批工程師,作為學生來這個項目部門“打雜”。

而且顧青給這個項目部門寫的研發預算直接就是一個省略號,不設上限。

在眾人的驚訝中,顧青放下手中的粉筆,下意識揉了揉手腕。

最近伏桉工作時間比較久,雖然經過這些年來的訓練和加營養,自己這身板已經是人類頂級的抗造數值,但還是需要注意保護。

他麵對眾人,說道:“科研儀器是探索未知世界、發現自然規律的極為關鍵的重要工具,科學技術的提升,科技產品的研發,永遠都離不開科研工具的自主開發和研製。

不論是矽基半導體,又或者是碳基半導體,它們的成功其實很大程度都歸功於半導體材料和半導體設備的快時代進步。

所以我有意在鈦坦星部門內,將這些年一直致力於研發科研儀器設備的項目進行整合並加以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