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平果崩潰現象。福特老倒黴蛋(4K)(1 / 2)

很顯然,iphone 14的發布會並沒有完成預期的目的,平果在4g轉5g慢一步之後,又一次被人打上了落後的標簽。

但果粉們還想著給平果一次機會的時候,隨後就出現了深夜驚魂劇情。

平果股價開啟史詩級暴跌,並且帶領其他美股狂跌1000點!

庫可還在台上做著感謝演講,但iphone 14的實際表現卻直接澆滅了美股市場好不容易培養回來的樂觀情緒。

平果股票跳水,市值蒸發約1000億美元!

高通股票跳水,兩大巨頭帶領美股其他科技概念股集體跳水,道指狂跌千點,標普和納指均創半年來最大日跌幅。

市場情緒除了恐慌,更多的是憤怒。

美股投資人們甚至在一夜之間就有人達成了聯盟,要起訴平果貪汙研發經費,操縱股價等多達十五個罪名。

紐約梅隆銀行高級投資策略分析師更是絕望的宣稱:“庫可今天僅僅花了半個小時,就關上了美**再次偉大的大門,我認為平果如今的狀況可能會持續下去。平果、英偉達、高通這些企業的困境並非巧合——他們或許已經實質性落後大夏企業。”

摩根士利丹投資策略師也對自己公司的客戶們絕望的說道:“最令人意外的是,平果的投資者們似乎天真地希望平果iphone 14將會帶領平果走出困境,但現在iphone 14的發布,反而加大了平果的困境。”

除了普通投資者有虧損之外,美利堅最富裕人群也遭受了堪稱前所未有的損失。

馬斯克的財富蒸發60億美元,貝左斯損失69億美元,比爾·蓋茨虧損28億美元,巴菲特損失32億美元。穀歌創始人,那位出生在蘇聯莫斯科一個猶太家庭,美籍俄熊猶太裔企業家,謝爾蓋的財富更是跌至不足1000億美元。

大大小小的投資者,無不歃血,美股各大板塊更是在十月中旬出現了舉世罕見的“全軍覆沒”景象。

美東時間十月十六日,截至收盤,道指重挫2010.38點,跌幅為5.03;納指跌592.47點,跌幅為5.86;標普500指數跌241.46點,跌幅為6.37。

信息技術/科技板塊連續兩日總計收跌6.98領跌——芯片類成分股英偉達跌超9.2表現最差,電信、工業、原材料、金融板塊至多跌3.98,能源板塊收跌1.07跌幅最小。

納斯達克指數成分股裡麵,英偉達、邁威爾科技、微芯科技、amd、恩智浦跌、應用材料跌、美光科技這些公司就沒有一個跌幅不在百分之五以上。

龍頭科技股全線大跌的形勢之下,特斯拉收跌4.7,連跌兩日。aanmg六大科技股中,穀歌母公司alphabet收跌5.7領跌,亞馬遜跌近5.16,奈飛跌近5.5,臉書母公司meta跌近5.5,統統吐出了前段時間的漲幅。

十月十七日。

據外媒報道,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山姆大叔司法bu將會針對平果發起反壟斷訴訟,律師們正處於起草訴訟書的早期階段,這表明一項曠日持久的調查來到了關鍵節點,訴訟可能很快就會到來,具體時間目前還沒有定論。

“自2019年以來,美司法bu便一直在調查平果公司,指控其濫用其市場力量,扼殺小型科技公司,包括應用程序開發商和硬件製造商。據該知情人士稱,司法部現在考慮提起的訴訟,不止是針對平果控製的支付係統和令軟件開發人員憤怒的高額傭金。”

雖然說是反壟斷調查,但誰不知道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平果唱了一出爛戲,把整個美股好不容易從深淵爬起來的科技企業,又一次拽向了暴跌的深淵。

這種豬隊友行為,自然會受到山姆大叔及其背後金主資本的敲打。

甚至由於現在九州娛樂平台在海外的推廣比前兩年還要多,用戶注冊量和活躍度有了質的提升,這些海外消費者有不少都見識到了夏為mate 70j,導致平果這些企業想像以前那樣靠媒體和自媒體操控輿論,來將自家用戶困在平果生態圈裡,也變得十分困難。

畢竟實在不行還可以刷共工係統,來進行過度……

而在這種西方科技股與製造業都被大夏企業給搞得難受無比的時候,曾經“精打細算”的福特汽車也承受不住資金壓力,開始繼續加大力度的選擇節衣縮食。

福特汽車高層確認,將在美利堅、加麻大和印度裁減大約5000個崗位,其中3500人為固定薪酬的全職員工,其餘1500人為合同工。

福特執行董事長比爾·福特和ceo吉姆·法利在一封致員工信中寫道:“麵對新的危機,我們需要重新整合資源,我們的成本結構與傳統和新的競爭對手相比沒有競爭力。”

簡而言之,福特高層已經達成了共識,需要繼續節約成本,進行裁員。

尤其是進入今年以來,韓星電子等西方半導體企業遭遇了種種情況導致芯片短缺,還有大夏車企發展迅速,導致曾經大夏廉價出口的原材料也被大夏車企內部吸收,外售價格上漲、山姆大叔放水全球導致全球通脹等,使得包括福特在內的全球汽車行業持續承壓。

當然,還有這其中還有福特公司投資失利,在短短一年內就虧損八十億美元的原因在。

所以削減成本,讓財報從新變得好看,就成為了重中之重。

而且這種事情,福特也不是第一次做了。

2019年5月,福特宣布在全球裁減7000人。

2019年6月,福特再次宣布在歐洲範圍內裁員1.2萬人,並關閉或出售6家歐洲工廠。

2020年9月,福特宣布在北美裁減1400名員工。

2021年1月,福特宣布陸續關閉三家巴西工廠,5000名工人受到影響。

2021年9月,福特宣布停止在印度生產汽車,並關閉兩家印度工廠,為此裁減約4000人。

2022年3月,福特官宣汽車業務將進行拆分,燃油機汽車與電動新能源汽車分開,並且自負盈虧。

2022年整年,福特四個季度加起來,虧損超過百億,不僅砍了不少車係新品的研發,還爆出了不少醜聞。

2022年到2023年也不隻是福特一家如此“悲慘”。

由psa集團和菲亞特克來斯勒集團以50:50的股比合並而來的汽車製造商及出行方桉提供者stelntis集團,不僅宣布要對北美斯特林高地衝壓廠進行裁員,還與意大利工會達成協議,在意大利裁員2530人。

歐美疫情愈演愈烈,車企們又開始了新一輪裁員潮。

尋求融資借貸、全員降薪、畫大餅找賽道、吹概念談環保、高價尋求優質代言人、企業緋聞……當這些招數都用過之後,市場反饋還是沒有起色,最後也隻能拿出資本做財務報表的狠辣心腸——裁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