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六章:那個口號,被喊了出來。(2 / 2)

手機芯片從20納米到10納米用了不到5年的時間,接著10納米走到7納米,5納米,再到現在安裝在平果新機上麵的3納米,也就用了4年的時間。

雖然九州科技憑借著堪稱魔幻的芯片架構和係統算法,在同製程的情況下,芯片性能、功耗、散熱都遠勝台積電,但名義上這顆星球擁有最頂級、最精尖製程芯片生產代工能力的公司,仍然是台積電。

3納米工藝自平果14後投入量產,雖然平果14沒有打贏九州半導體的衍生物,夏為的新款麒麟芯片,但還是把高通的一眾火龍給打得痛不欲生。

所以平果公司雖然因為“外戰”失利,拉動整個北美科技股下滑,但還是喘著一口氣的。

畢竟股民和資本也不想看著平果真的就這樣死了,所以高通就成了“血包”,被大家拿出來吸了個乾淨。

台積電見市場給出的反饋如此不好,自然也有自己的應對措施。

首先就是對外表示,平果14所使用的3納米芯片僅僅隻是初代版本,後續的還有n3e、n3p、n3x、inlex等等特殊版本。

台積電發言人麵對媒體的長槍短炮,還滿臉自信的表示:“

經過我司工程師、研發人員的不懈努力,我司已經攻克矽基芯片2納米製造工藝,2納米製程芯片將可以在2024年投入生產。

我司依舊是行業的領先者,這是其第一個使用環繞柵極晶體管節點的芯片,而非現在的鰭式場效應晶體管。

新的製造工藝將提供全麵的性能和功率優勢。

經過測試,相同功耗下,2納米比最先進的3納米芯片速度要快百分之二十以上,相同頻率下,功耗則降低了至少百分之二十。”

這個大餅一出,台積電的股價倒是有所回升。

而英偉達“遠赴古老東方,尋求解藥”的故事背景下,平果被寄予眾望站了出來。

當然,它也必須要代表西方科技企業站出來。

不準跪!

“台積電的2納米芯片,配合3d芯片技術,以及我們反向破譯得到的散熱技術、係統優化技術。

我們將擊潰九州科技這幾年在全球半導體行業公司脖頸上戴著的枷鎖!

讓全球消費者的目光再次回到我們這裡!”

會議室裡,庫可麵對一眾董事、高層,信誓旦旦說道:“mg將再次weida!

!”

九州科技給全世界帶來的變化正在逐漸加劇。

當“複興”的概念,通過各種詞彙被西方科技企業和高層們提及的時候,他們雖然沒有承認失敗,當卻彷佛忘記了,隻有落後失敗者才會懷念當初的強盛,並竭力喊出複興的口號。

政客、企業家,在高度資本化的這個郭嘉,往往沒有太多的分界。

而且在見識到九州科技那強悍到甚至是魔幻的科研能力後,全球的政客、科技企業對待人才和培養人才,都變得更為激進。

彆看平果公司如今股價下跌的厲害,但是當庫可在高層會議上喊出了類似maga的口號後,山姆大叔和部分西方資本卻是十分願意相信,並且給出了自己能給到的資源幫助平果公司。

首先就是台積電的2納米芯片產能,在2納米製程工藝還沒有落地到工廠的時候,就由於各種原因,被平果公司以十分“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拿在了手中。

雙方都對媒體宣布了這個事情,已經足夠公開。

而在宣布平果15將使用“突破人類想象”的2納米芯片之後,在各方資本的炒作下,平果公司跌跌不休的股票,硬是起死回生,被拉回了曾經的高點。

埃隆馬斯克看到庫可喊一喊口號,就能得到這種優待,自然也不甘落後。

馬斯克在蓷特貼出了一張星空做背景的藍星圖片,並且配圖說道:“2024年,我們將掌握地球外部空間。2026年,我們將登錄月球,夥計們,我們必須要加快腳步,我可不想等到自己都咬不動漢堡的時候,才顫顫巍巍的走在火星的地麵上。

走吧,讓spacex為我們照明前路吧。”

而在這條蓷特下麵,有人翻出了spacex的2023年計劃。

“spacex 的2023年計劃是完成 100 次發射任務,但是因為九州科技也在發射衛星,據說九州科技的行為導致全球相關行業的原材料成本上漲,所以spacex 的2023年迄今為止才完成50次發射任務。

如果九州科技能夠和spacex合作,我們人類肯定將會更早一步登上月球,登陸火星。”

這種與九州科技進行合作的言論,比前幾年取得了更多的點讚。

讓點讚排行第二的那個瘋狂謾罵九州科技這些大夏企業搶奪資源的回複,顯得是那麼小醜和可笑。

不過埃隆馬斯克這次的發言,雖然沒有引起資本市場的力捧,但還是得到了北美軍工複合體和其附屬勢力的“關愛”。

又一批資料對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進行專屬解密,部分軍方、航空航天機構的人才,被調往spacex,進行合作研發。

在埃隆馬斯克和庫可受到各種優待的同時,西方其他郭嘉也開始認真關注其自家的科技企業。

是否還能找出下一個九州科技?

或者說集合人才,強行推出第二個九州科技公司?

如果是以前,大家都會覺得強行聚攏人才,進行科研突破,肯定是吃力不討好,甚至很容易失敗,連累國內其他行業沒有得到足夠的資源,從而發展遲緩。

但是大夏做到了!

九州科技這個“民營企業”把北美科技公司打的居然差點破產,給大夏國內直接或間接創造了數百萬個工作崗位的例子,簡直就像是頭頂的太陽一般,誘惑著無數郭嘉也想進行這個實驗。

畢竟,萬一成功了呢?

而且無數人都看出,北美的那些科技公司已經不是當初那樣強大了!

甚至很多原材料、設備,他們都可以直接到大夏進行購買,乃至於技術授權合作……

第一個行動的是毛熊,有專人乘坐專機,抵達大夏尋求合作。

第二個行動的不是彆人,是那個地區大國,世界重要力量的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