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一章:挑骨頭?(2 / 2)

如果不是有事先安排,我們其實也能猜到這架飛機大概會是在哪裡等我們,畢竟目前整個西蜀,或者說整顆藍星能起降大型運輸機的機場也就幾百個,但是同級彆比較的話,美利堅的17大型運輸機就不需要如此挑選場地,據悉17能使用的機場多達上萬個,並且除了正規的機場之外,17還可以在堅硬的冰麵、戈壁進行緊急降落,這些都是目前鯤鵬無法做到的。

除此之外就是鯤鵬的發動機推力還是需要儘快提高。

鯤鵬運輸機的最大起飛重量,按照你們給出的數據,大約為220噸,載重量5566噸。

同級彆對標的17運輸機官方資料是,依靠安裝的四台117100發動機,此發動機單台推力可達18.6噸。所以從最好的條件下預估,17最大起飛重量可以達到265噸,最大載重量可以在77噸左右,要知道,17用的還是美利堅上世紀90年代的技術產品。

除了這兩點之外,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我個人覺得鯤鵬運輸機的持久力,也就是航程不能讓人滿意。

比如這兩年鯤鵬運輸機飛塞爾亞,塞爾亞作為我們的好朋友,自然需要幫助,但每次援助的時候,我們的鯤鵬運輸機都需要中途降落到土耳其加油,這就是一個致命短板。

雖然從常理上來說,鯤鵬運輸局的航程其實已經很高了,7800公裡這個數據,全球也沒有幾家能夠做出來,但是和美利堅17那個超過11000公裡的航程比,還是有些不足。”

顧青每說出一個缺點的時候,機艙內的氣氛就凝重了一分,賀知否等人的臉色就嚴肅了幾分。

說道最後,甚至有人滿臉憤怒的怒視著顧青,那架勢,如果是不知情的人看到,絕對會以為對方是想要乾架。

顧青一連說了三個缺點之後,朝身旁的安和堂看了一眼,對方十分心領神會的拿出了一瓶水。

咕嚕聲中,半瓶水被喝下去。

顧青才合上瓶蓋,對賀知否等人感慨道:“咱們是後發製人,有技術後發的優勢,但幾十年的空窗期不是這麼十幾年就能追趕上的。

而且鯤鵬運輸機的研發結束後,我們大夏國內就迎來了新一輪的新材料、新技術爆發時期,所以它的成功研發,在首飛成功當年,就進入了落伍時代。

所以,從長期來看,我認為,我們的下一代運輸機將徹底超越美利堅的新世紀實驗機型。

當然,這些也隻是我本人的一個不負責猜測,而這些缺點也隻是我通過雙方官方給出的數據進行的總結,我想大家都應該有升級和後手安排,聽說鯤鵬現在已經在著手換裝渦輪?這也是個好方向。”

顧青的話音落下,賀知否幾乎是同步的停下了筆。

而那筆記本上已經有許多潦草的字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