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九章:公司分彆(2 / 2)

夏為這邊的高管們,那是嚴肅中打著雞血。

而阿狸那邊的高管們,此時雖然也是坐在會議室裡,看著各種文件,但是會議氛圍卻極為壓抑。

如果是個局外人進入這間會議室,甚至會覺得自己進入的是一個古代王朝的高官會議。

問題是提的很清楚,但一落實到具體,有的高管則開始打guan腔,有的在和稀泥,還有的甚至直接說道:“我們有龐大的用戶群體和核心金融資本機構,九州科技哪怕在硬件端做得再好,做到了全世界第一,也需要用我們軟件平台端的用戶去讓他的硬件實現盈利,以此來彌補虧損。

我們的達摩院和大夏各級半導體企業以及國外的半導體公司,已經有了成熟的合作模式,哪怕不依靠九州科技的硬件支持,也能夠穩定阿狸雲和平台運營。”

這口吻,幾乎是把九州科技貶低成隻能乾苦力活的工科男,而阿狸就是那種誰也無法離開的“關鍵點”。

雖然從這些年西方企業、機構的抵製行動中可以看出來這種說話並站不住腳跟,但是九州科技在前麵抗壓力,阿狸卻是在不少郭嘉吃飽喝足搶市場的情況下,還真說服了不少會議室裡的高管層。

甚至不是說服,阿狸有不少高管層還真就是這個想法。

夏為的高管層在為了科技領域賽道無法領先而煩惱的時候,阿狸的高管層卻認為自家左手有用戶、右手有錢袋、腦子裡的硬件也能夠獨立支撐大量運算了,而對今日顧青的冷眼進行著各種不好的解讀。

這和企業高管層結構有很大關係。

九州科技、夏為、比亞迪、寧德時代這些企業的高管層大多都是搞技術的理工男、it男出身,甚至其中九州科技做得更絕,要想在中下層乾出頭,還必須掌握理工項目的生產技能才行。

而阿狸的高管層,大多都是工商管理、會計、經濟學甚至是直銷等行業的人。

前者理工男思維,後者商人思維。自然會產生不同的企業氛圍。

細數這些年來大夏大企業的進軍史,凡是被阿狸看重並且大筆投資的企業,基本都逃不過前三年燒錢,有了起色之後,阿狸高管層空降的命運。

而被九州科技扶持的企業,基本都在前期就和該企業、機構的管理團隊做好了協商,不論是股權、分紅、管理權限、技術援助範圍,甚至是部分技術的代價,都明碼標價白紙黑字,對方管理層心甘情願簽合同,那大家和和美美,按照合同規定的流程走。對方管理層不願意合同條款,修改協商也達不到雙方的滿意程度,那就是乾乾淨淨的分道揚鑣,各自安好。

一是一,二是二,責權劃分清晰,分蛋糕的手法也達成一致,這樣的規矩,使得所有加入九州科技陣營的企業、機構們,根本不擔心自家企業、機構做大後,被九州科技背後捅一刀,甚至把核心團隊踢出局,坐享其成的局麵。

沒有這種黑暗麵的後顧之憂,更能激發出企業、機構核心團隊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更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