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四章:采訪後輿論(2 / 2)

中東、泰國、巴西這些郭嘉的用戶對這些視頻和文章,那叫一個瘋狂點讚。

“九州科技的顧,ni!”

“願真主保佑”

“美資本企業不論是科技企業還是醫藥企業,最擅長的都是金融、輿論手段,九州科技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先行者。”

“剛剛調查了一下,原來星鏈衛星居然真的想撞擊過大夏空間站,真是可惡。”

“真想進入九州科技工作,但是他們對外籍員工的要求太高了。”

“我想成為大夏人,進入九州科技,陪這些戰士衝鋒!”

“‘放他乃乃的屁’居然是大夏的臟話,這可真是有趣,為什麼要放乃乃的屁呢?是倫理梗,還是很臟的意思?”

“兩年前,馬斯克進駐臉書的時候,就裁員了上千人,這種資本家沒有一句話可以信任!”

隨著大夏社交軟件在全世界的大力推廣,現在國際社會上,越來越多“其他世界”郭嘉用戶的聲音開始變大,臉書等平台可以限流、封禁自己平台的注冊用戶,但卻無法對其他平台的用戶指手畫腳。

文化輿論戰,此刻有了質的轉變。

在自己“租”的彆墅裡,馬斯克看了夏華社采訪,並且也聽到了沒有消音、刪減的“屁論”。

由於還在視頻會議,所以他沒有做太大的動作。

但同一會議室的其他人,還是敏銳的察覺到馬斯克的鏡頭有些抖動,好像地震搖晃一般。

普通民眾了解馬斯克的方麵是他的大膽投資,和風趣幽默,以及對科技和宇宙的“探索”。

但是作為精英,這個視頻會議室內的人都很清楚,這個家夥就是一個貪婪的男人。

普通人隻會知道在創立網絡銀行paypal的時候,馬斯克就開始研究俄文版火箭機械類的書。並收集了全美火箭專業最好的大學裡的教材,然後開始自學。

在宣傳口裡,最開始創立spacex公司的時候,馬斯克想從毛熊那裡購買火箭,但毛熊人要價太離譜,所以沒有達成交易。

隨後在坐飛機回國的途中,這位悶頭在電腦前列出一張造火箭的詳細表格,計算出各個項目預算和風險。

最後根據計算結果,這位天才得出自己來造火箭的成本和風險,遠遠低於從毛熊人手裡直接買。

之後就是網文裡都會寫到的情節,什麼spacex的專家們經常被馬斯克攔著追問,吃飯時要追問什麼部件的作用、上廁所時要追問什麼材料的特性。

但普通人卻不會知道,馬斯克的spacex公司裡,一大堆的專家教授,都是有“前科”的。

菌方工程師、軍工企業的高級工程師、美利堅航天公司、幾大名校的科學家、山姆大叔某些部門的科研人員。

是這些“根本不可能去國外企業工作”的人,為馬斯克進行科研攻關。

這科研人員資源,比九州科技強大了不知凡幾。

有這麼多大老加入,spacex公司、特斯拉這些企業的成果也的確在當年做到了“驚世駭俗”,成為美國夢的一大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