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八章:電(2 / 2)

想象一下,在極其惡劣的特殊時刻,我們的工廠、實驗室都沒有能源了,應急的儲備能源也隻能堅持一段時間,而且可預見的是,沒有外部能源接入的時間會很長,那我們能如何做?

要滿足我們整個企業的能源需求,蓉城這裡給不了我們光伏發電的場地與日照需求,水電?地熱?火力?甚至是人力?

諸位可以想象一下,在特殊情況下,一座占地麵積小,所需材料少的核電站,是否是必需品。”

在顧青的講述下,董琦的腦海中浮現了一個極其賽博朋克的場景。

能產生力的東西皆能發電,電磁感應、手搖腳踏,在空氣流通不好的大廠房裡,九州科技的“力工”們正在瘋狂踩單車發電……

“不不不,環境再怎麼惡劣,官方也不可能這麼隨意的斷我們的電吧。”

雖然知道情理上不可能,但董琦還是不由得有這方麵的遐想。

顧青又點出一張圖,解說道:“特彆是在自然災害頻發的未來十年,我們更需要多渠道的穩定能源來源與原材料渠道。

大家可以看一下這上麵的內容,其中有部分是我之前在鈦坦星部門的演講內容,這些對災害的預測都經過了專家和智囊團的縝密推導,以及ai程序的大數據分析。”

之前聽過演講的部分科研崗高層看到這些內容,麵色還算平靜。

而那些行政崗業務崗的高層管理們看到“火山、地震、洪澇、龍卷風、高熱……”這一大串自然災害名詞,隻感覺頭皮發麻,甚至有人想趕緊逃離藍星,去月球建造基地。

如果是其他人搞這種駭人聽聞的ppt來“騙”投資,這些高管早就叫安保人員出來了。但是拿出這些內容的是自家大老板,而且這些內容還有著比外界權威機構還要權威的存在認證,那這已經不是小概率會發生的事情了。

是啊,萬一道路都崩潰了,外麵的電都送不進來,那怎麼辦?

新科區雖然地盤大,但由於當初這邊本就是荒地野郊,區域內還真的沒有什麼發電廠……

腦海中不自覺浮現那些科幻末日電影中的畫麵,絕望感和急迫感湧上心頭。

看著這些高層的臉色變化,顧青知道接下來的項目推進情況肯定不會差了。

一個人自己爆發主觀能動力去做事,永遠比用規矩、審查來監管,做的更好更快。

“從官方給的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研發設計一座核電站並非一件投錢就可以做的簡單項目。

從微觀研究原子核的裂變過程,到宏觀整體廠房的所有設備的設計、計算、分析,結構工程,涉及到的專業項目可以和建造世界最頂級的半導體工廠一較高下,甚至從破壞力和安全要求這些方麵來評斷,核電站的建設遠比建造一個半導體工廠更麻煩。

涉及到的理論知識不僅僅有核物理、核技術、機械設計,還有工程學、流體力學、控製理論、測試技術、輻射研究等等相關專業理論知識。

毫不誇張的說,能夠獨立完成這些項目的勢力,很容易的可以掌握蘑孤的生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