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宇航員(1 / 2)

“目前我個人的設想是,這個醫療艙必須能夠屏蔽輻射,配備有遠程手術機器人、智能醫療機器人、維生搖籃係統,能夠隨時過濾空氣、過濾液體、注射血液、醫藥的醫療專用模塊。

為了能實現多工具攜帶,該醫療艙應該帶有支持特殊醫療工具3d打印的設備,既能節省荷載又可以對每個手術進行專屬定製,提高手術成功概率和效率。

不論如何,當我們進行開發月球基地大戰略時,醫療艙一應設置必須開發完成,這個項目一天沒有成功,九州科技月球基地將一直保持在總人數十人以下的規模,並且會進行分批次返回任務,讓這些宇航員能夠回歸藍星進行體檢和醫療,哪怕這會浪費上百億甚至上千億的資金。

但是我們不能將幾百人、幾千人甚至幾萬人送到月球上去之後,就不管他們的生命健康!

所以這個方案,大家可以群策群力看看研究下,之前大家一直都在研究核心艙、擴展艙、軌道穩定係統這些項目,現在我們可以將精力更多的放在航空航天項目長期進行必須要的生態健康項目。”

顧青清朗的聲音,在研究室內回蕩,讓某些老一輩航天項目的科研人員感覺臉龐又紅又熱。

二十年前,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為大夏第一位上天的宇航員準備的醫學幫助是多種功能性低聚糖,調節腸道用。後續的宇航員們進行長時間的航天任務,途中有什麼關於手術醫療上的實質性幫助?

沒有。

但哪怕如此,大家還是一股腦的把這些宇航員送到太空中,哪怕有的宇航員從太空回來後,郭嘉都消失了……

所以選擇身體足夠健康的宇航員,是目前航空航天項目的重中之重。

幸運的是,九州科技安保部門有許多精英都想“上天”,他們當中有開坦克退下了的,有開戰鬥機退下來的,哪怕是女青年,也有巾幗強兵退下來的。

在顧青和一眾科學家深入探討每個項目的時候,九州科技鈦坦星社區的未來戰士項目基地裡,有三百位簽署了一堆保密合同的宇航員正在緊鑼密鼓的訓練著。

有長達十八米的巨型旋轉臂正在瘋狂的做著回旋動作,這是專門用來進行“負荷”訓練的載人離心機,該離心機運轉過程中可產生13g,相當於人體重力13倍的過載。

而在巨型旋轉臂的載人空間裡,有四位男性宇航員和兩位女性宇航員正在座椅上,麵部扭曲,咬牙切齒。

藍星上,普通自然人在正常環境中承受的重力是1g,哪怕是跑到遊樂場玩過山車、蹦極等極限娛樂遊戲,身體承受的巔峰峰值一般也不會超過3g。

在飛控係統沒有更新之前,大名鼎鼎的35過載上限為7g

而火箭升空的途中,宇航員片要承受4g以上的過載,而對於外太空環境的詭異與危險,九州科技航空航天部門的這群科學家在檢查了這群通過了未來戰士項目的宇航員身體素質後,很是“體貼”的將他們的訓練強度拉升到了理論上的最高程度。

火箭升空要承受承受4g過載,平時訓練就從5g起步,一步步升級到宇航員在特殊環境中,也能承受9g過載,並且在承受9g過載的情況下,大腦仍然能保持正常的理性思維能力……

過載就是作用在飛行器上的氣動力和發動機推力的合力與飛行器的重力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