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燧人下階段(1 / 2)

載人航空航天項目是一個非常燒錢的工程,不僅投資巨大,而且收益變現也比普通商業項目遙遠。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同時也決定了航空航天項目的成功高度。

目前藍星隻有唯二的登月玩家,一是大夏聯邦,二就是瘋狂翻庫存,卻製造業不完整的美利堅。

像高麗、霓虹這些所謂的發達郭嘉,有一個算一個,都不可能“被允許”擁有穩定大推力的火箭,所以他們的航天項目進展都存在ppt上宣傳,和電影動漫當中。

而其他發展中郭嘉,有一個算一個,能保證經濟環境穩定安全,保證企業經商不被打擾,就已經極少了,想妄圖登月?

誰敢把大推力火箭拿出來,誰就不要想過安生日子。

因為大推力火箭這玩意兒裝載著衛星等航天器材,對著蒼穹發射,那可以是說搞航空航天科研項目。

但火箭頭上一旦帶著一些有破壞力的東西,並附加上性能極佳的導向裝備,就成了導彈,也叫彈道火箭,即一種可以進行遠距離打擊的武器裝備。

而上世紀兩級之所以在太空項目有如此誇張的進步,很大原因是他們都得到了德果的火箭遺產。

以布勞恩為代表的一百多位德火箭專家被山姆大叔的人給捕獲,繼而轉到美利堅繼續從事火箭的研究。

另一位大玩家沒有搶到人,但是搶到了原型火箭和火箭工廠設備。

後續,美利堅之所以能夠勝利,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有足夠強大甚至是塞滿教科書的行業大咖團隊來研發技術,而另一位玩家的陣容裡麵也有科羅廖夫這樣的星辰,但整體還是要薄弱許多。

如今美利堅的商業航天公司在全藍星都是大名鼎鼎,但不論是spacex還是貝索斯的blue in,又或者是洛馬和波音的聯合發射公司,它們有一個算一個,幾乎都和nasa有千絲萬縷的聯係,它們的工程師團隊和設備,大部分都有nasa背景。

所以這些公司從某種方麵來看,其實就是nasa的部分技術團隊出去賺錢……

藍星人類數千年曆史記載表明,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的重要進步都是由極少數人推動的,大種群隻是為了增加誕生天才的幾率而已。

除此之外,廣袤的國土麵積在載人航天領域也極為重要。

大夏的地盤足夠大,才能讓九州科技的科學家們計算返回艙降落點時,擁有足夠多的軌道選擇方案,畢竟門框夠大,球就容易進。

像某些彈丸之地,他們要是搞載人航天,還得擔心返回艙掉到其他郭嘉的領土或者海域裡,而且返回艙一旦被其他郭嘉或勢力給取到,很有可能導致某些核心技術的泄密。

顧青站在窗前,看著火箭升空,那三位曾經與自己共同訓練的航天員奔向太空,腦海中卻想起了前世自己在父親的陪伴下,用家裡的黑白電視看神五發射的畫麵。

幾乎是萬人空巷,隻要是家裡有電腦、收音機的,幾乎都在同步收看發射新聞,在之後,這樣的場景則是出現在奧運會開幕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