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月初的不平靜(4K)(2 / 2)

有專家在看到這些文件之後,都不由得在自己的學術小組感歎:“九州科技已經成為真正的擎天柱企業,它們數十萬工程師創造出來的產值太龐大了。

或許九州科技真的可以很快完成空間站建設,並且同步進行月球探索。

如果大家有想進入九州科技工作,或許今後這五年是最好的時間,五年之後,可能九州科技會再次進入行業局限,減少招人。”

也有專家翻出了曾經的某些重要文件,仔細研讀後發現,如果按照當前大夏製造業發展情況看,1025智造計劃,好像,已經完成了。

“到1025年,智能檢測技術基本滿足用戶領域製造工藝需求,核心零部件、專用軟件和整機裝備供給能力顯著提升,重點領域智能檢測裝備示範帶動和規模應用成效明顯,產業生態初步形成,基本滿足智能製造發展需求。

現在我們大夏已經有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智能儀器儀表、自動控製係統、智能儀器儀表、智能模具,並且在智能工程機械、智能紡織機械、智能農業裝備等細分領域也有突出領先的產品。

九州科技幾乎是對這些項目進行了一對一尖端攻克?

不會真有這麼巧吧?

這隻是一家民營科技嗎?”

這位專家的疑問,同時也是大夏產業研究院、大夏產業市場調查中心、大夏裝備製造行業協會等機構的疑問。

曾經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夏製造業從無到有,再從有到全,硬是花了整整一個世紀才勉強追上。

而從全到中端,則是幾十年時間的艱苦奮戰。

等到中端到高端進發,卻隻花了十幾年?

行業內部的大討論從未有過像今天這般的熱烈。

各大媒體博主、大V、視頻UP主也是參與進這個大討論。

“雖然咱們的日子是一天過得比一天好,但是怎麼官方發了文件,我才發現,握草,我們怎麼從一窮二白發展成這個樣子了?”

“一覺醒來,列強竟是我們自己?”

“我好像理解這幾年那些國外的大咖們為什麼會頻頻跑到我們大夏來,甚至還以拍照顯擺蛟龍手機、泰坦處理器這些我們大夏九州科技產品為榮了。”

“從蓉城九州科技到西蜀九州科技,再到大夏九州科技,九州科技一步步崛起,也是我們國貨一步步崛起的縮影啊。”

“製造業這麼發展下去,以後恐怕真的不需要那麼多工人了,以後的未來行業需要的精英工種,能夠維修高精尖設備的人才。真正的打螺絲,恐怕還真不如九州科技的工業機器人來的有用又便宜。”

“我們的用人成本是變高了,但這是因為我們這些產業的很多低廉崗位都被機器取代,留下的都是中高端技術崗位。”

“聽說九州科技在溙國、霓虹島國這些地方搞得分部,都是在做生物研究、能源研究,雖然這些行業的薪資高,但是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卻是很明顯的,從這點看,顧總是位實實在在的講究人啊,拉粑粑都不在家裡拉。

與顧總相比,那些環保不過關的垃圾企業,簡直就是畜生啊。”

“大夏製造,大夏智造!今年我勸我家孩子報了九州科技聯合西蜀大學開辦的智造工程定向專業,看來是沒有坑到我家孩子啊。

在學校學習的時候就能在老師的輔導下,開始考九州工程師證書,畢業也能半價考九州工程師證書,如果在學校考過了,當天就能開始算工齡,搞不好這小子四十九、五十歲就能工作滿三十年……

聽說九州科技的退休工資裡麵除了有官方規定的那些項目之外,還有部門補貼、工程項目補貼這些雜七雜八的可以領,按照九州科技內部的養老計算器,一個普通工人在九州科技退休之後都能夠拿到一萬多的退休工資,我都有點想去九州科技了……”

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隻要是大夏對製造業、對國貨有討論,九州科技都會成為一個繞不過去的點,並且總是會有人將九州科技給員工提供的一些福利待遇給提出來。

雖然是能獲得不少人的羨慕與嫉妒,但同時也會留下很多對其他企業的吐槽。

像夏為這些一直高工作強度高薪水的企業倒是不會太在意,但是像那些曾經習慣了給員工底薪待遇的企業卻是沒辦法看著精英技術人員不斷流逝,最後廠裡能正常操作機器的熟練工都想離職的現象。

也隻能捏著鼻子開始漲工資,增加福利待遇。

不是因為生活消費水平越來越高,去主動增加員工的薪資待遇,而是因為行業龍頭虹吸人才,而被迫大幅度增加員工薪資待遇,這種奇特現象也有不少媒體報道。

十二月二號。

“顧總,顧總!”

“顧老板!看這裡!”

“顧總我是您的粉絲!請給我一個帥氣的正臉做頭版!!!”

看著簇擁在道路兩邊,擁擠爭吵,舉著攝像機、話筒,聲嘶力竭大喊大叫的媒體記者們,顧青微笑著向他們擺手打著招呼。

“大家上午好啊,稍後有采訪環節,請注意安全!”

安和堂在顧青身後,頂著一個人畜無害的大眾臉,沒有任何存在感,默默無聞的保護著顧青身旁安全。

而安保小隊的成員也在媒體記者組成的人群裡維護著秩序。

九州科技公關部門的管理安倫,也在顧青身旁阻止著這些媒體記者。

“請大家稍微安靜一下,為了咱們有個好的環境,請把閃光燈關一下。

我們的時間有限,不能給這邊街道造成交通擁堵,所以大家還請遵守秩序,稍後主辦方會有提問環節和拍照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