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評審(2 / 2)

不是他認為八年的時間太短,而是他真切的覺得八年的時間太長了。

空間站是在藍星這顆小破球外太空軌道上的飛行器,沒有大氣層的保護,更沒有隨時可以得到維修保養的工作環境,暴露在宇宙射線和各種隕石的威脅,還有空間站內部那些航天員的生活工作垃圾以及空間站的自我磨損。

八年時間,幾乎就是另類的續命半輩子。

“我知道九州科技鈦坦星部門的材料項目非常強大,但是沒想到會這麼強大,不過你這麼了解,難道你真的在九州科技的合作項目裡麵工作?”

“我都跟你說了,我這身家清白,絕對不是九州科技的員工,最多隻能算上以前蹭過九州科技的飯吃,拿過一點點項目補貼福利,那都是以前我們的項目老板膽大心細,搭上了九州科技的線,這才讓我們那一屆的師兄弟有了這個機會。

不過後來九州科技與大夏官方的很多項目都進行了重新調配,我們老板所在的那個項目,不出意外的被提出了局。

聽說九州科技內部員工是不能夠和普通用戶一起玩《宇宙大冒險》的,他們據說是有一個專屬服務器,而且那個服務器有很多特殊權限,隻不過這都是我道聽途說的,做不得真。”

張英一邊用靈境登陸器看著這些行業大佬點評空間站設計方案,一邊聽著錢多邵在自己身旁爆料,一心二用的同時,還能精準吐槽道:“能夠被九州科技一腳踢開,很明顯你們當初肯定是想著蹭九州科技的研究資源,然後做你們項目的成果是吧?”

麵對隊友的精準吐槽,錢多邵搖了搖頭,沒有多言,隻是解釋了一句:“談不上蹭與不蹭,九州科技當時想要和這些高校、特殊機構進行合作,拿出來那些研究研發資源,其實就是類似的投名狀。

這都是大家暗中默許的,隻不過後來九州科技高層的想法變了,或許也有可能是高校或者其他機構做出了一些讓九州科技無法容忍的事情,才會導致九州科技結束之前那種合作協議,重新簽訂另一版本協議。”

“等等,彆說了,現在有個新方案出來,這數據比二號設計方案還要朔實詳儘,踏馬的,這群人真的是玩家嗎?這種設計,都把我們的給比下去了。

他們甚至還有工作時間的階段設計與維修方案!你能看懂是哪個國家級彆的超級機構搞出來的方案嗎?”

聽到張英的話之後,錢多邵轉過頭,認真打量著虛擬屏幕上的方案。

在清楚的看完了設計結構、各倉儲數據之後,這位工程學博士搖了搖頭:“看不出來是哪個機構的,但是按照這個文本量和數據優化方向來看,很有可能是NASA的核心工程師團隊。

隻不過聽說NASA是不允許核心工程師團隊進入《宇宙大冒險》的,好像說的是‘防止九州科技通過《宇宙大冒險》侵入工程師團隊的腦海,竊取機密情報’,嗯,我如果沒記錯的話,就是這個理由,然後還是公開宣布的。”

“……NASA居然還有這種解釋啊,九州科技,通過遊戲竊取機密情報,而且還是侵入人的大腦?”

張英在吐槽的時候,還伴隨著他的搞怪動作。

而專家評審團隊在這時候,也沒有閒下來。

張天浩作為九州科技的新生代主力,拿到這個設計方案之後,沒有絲毫遲疑。

僅僅是按部就班的過了幾遍流程,寫寫畫畫了一番,就開口說道:“你們的方案很新穎,並且也使用了高性能的碳基芯片半導體服務器,但是你們沒有考慮到更多這些服務器的智能係統BUG修複問題。

《宇宙大冒險》實驗室服務器的輔助係統雖然強大,但是它不能幫助設計團隊修複係統BUG,而你們編寫的這個係統,既有九州體係係統的部分優點,但同時還有很多傳統編程的錯誤。這是不應該犯的錯誤。

另外,你們考慮到這座空間站與目前那座國際空間站存在的折舊問題,同時給出了維修方案,對於這一點,我很欣慰。

畢竟,空間站也是一種人造設備,隨著時間的推移,舊設備無法與新設備相比。

也正是因此,國際空間站在環境上的表現並不如我們大夏的天宮空間站,更不如我們九州科技的九州空間站。

總結來說,你們通過對比分析國際空間站和天宮空間站的環境差異,看到了國際空間站存在著嚴重的汙染問題,其實你們也與二號方案一樣,都察覺到了差異問題。

這種差異主要是由於國際空間站的設計規格不統一和存在的折舊問題所致。這也提醒我們在未來的航天項目中需要更注重環境保護和設計標準的統一。

國際空間站是由兩位科技勢力主導,總共16個郭嘉共同建造、運行和使用,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耗時最長且涉及國家最多的空間國際合作項目。

自上世紀末正式建站以來,經過十多年的建設,十幾年前才完成建造任務,並轉入全麵使用階段。

時至今日,這座國際空間站已經成長為一個寬109米、長73米、高20米、重達419噸、內部容積916立方米的空間巨無霸,從建築領域看,國際空間站已經相當於一棟七層樓高的小型體育場,並且分彆安置著不同功能的控製係統和實驗室組成,可供6至7名航天員在軌長期工作。

我對國際空間站的設計團隊、建造團隊是敬佩的,之所以將其拿出來與你們的設計方案和大夏空間站以及我們九州空間站進行對比,也是希望你們可以像我們已經,總結前人的失敗,優化修改,然後創新出自己的設計方案。

比如我們的九州空間站,雖然空間站的噸位與大夏空間站和國際空間站都相差很大,但如果你們仔細觀察國際空間站和大夏空間站的話,就會發現它們其實是屬於積木式加桁架式的結構,光是上麵的桁架結構,就已經占據了空間站相當的體積和質量,而大夏空間站雖然是自主創新,並且優化修改了國際空間站的問題,但是因為是初創,所以設計還留有餘地。

而我們九州空間站的設計,不僅有無限擴展能力,還能夠優化減少冗餘部分,同時在如此重量之下,讓空間站穩定在軌道上。”

說到這裡,張天浩就像是一個中年人一般,帶著對後輩的鼓勵一樣,繼續說道:“我們使用了新材料來設計製造可折疊太陽能翼板,並且開創性的用特殊合金製造機器人來進行空間站二十小時維護。

你們應該更加努力,跳脫出這個框架限製,而不是一味的堆砌艙室和高科技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