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1 / 2)

九州科技返回艙的返回降落過程設計並不是真的像網友們說的那樣蹦極,直接從空間站一下子直線降落到地麵上。

雖然兩點之間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但藍星與九州空間站並不是固定在同一位麵同一地點的“點”,直來直去並不是最合理的降落方式。

周健文所在的返回艙在確定了軌道之後,引擎陣列啟動,開始按照預定設計的運動軌道,開始緩緩向藍星地麵已一種螺旋下降的方式,一點點開始從慢到快。

在此前的那些載人航天實驗當中,九州科技早已經掌握了“黑障”這些特殊區域和階段的特性,所以這種螺旋下降的速度不是所謂的雲端計算,更不是地麵指揮中心來進行怎樣的設計、控製,而是返回艙自己的本地智慧核心配合天工AI與司南AI進行本地運算,依照之前已經準備好的大量預案,實時選取最優方案。

這就是人工智能與碳基芯片的真正優勢領域。

強大的抗乾擾能力,和不會因為環境變化,就出現思維邏輯問題的“腦子”,可以給航天員提供更可靠的方案。

甚至在必要時候,直接越過航天員,接管返回艙的運行。

隻不過此時此刻,對於周健文而言,他並沒有其他人所想象的那樣“經受磨難”。

“按照以前的經驗,隻有在返回藍星大氣層後的那段時間區域可以明顯感受到震動、搖晃和重力變化帶來的身體不適,其實在太空當中,我們不會感覺到其他異常。

但是這次我發現,或許是因為返回艙使用了許多特殊材料,並且對隔離層進行了特彆優化設計,所以在太空當中的時候,我反而會感覺到一種安心和舒適的心理感觸,

耳機裡麵的白噪音好像有過優化調整,現在給我的感覺除了安靜,還有一種生機勃發的感覺,就像是在大雨過後的森林當中,有植物種子在悄然發芽,還有鬆樹在林間尋找食物,河流裡麵,有遊魚……”

在返回艙降落的時候,不論是哪個國家、機構的航天員,都會給自己進行心理暗示,以此來保證心理不出現問題,身體能夠正常處理工作。

隻不過九州科技的航天員除了會自己進行心理輔導之外,因為強大的5.5G衛星通信,他們還能夠實時與地麵指揮中心進行對話,分享自己的感覺,作為檔案記錄。

而九州科技的地麵指揮中心也有心理學專家、航天領域專家,為航天員可能出現的疑惑、心理疾病,進行及時的解答、糾正。

在一邊感歎的時候,周健文一邊還在不時查看自己麵罩上麵的各項數據以及部分設備、結構的情況。

在整個回家任務的過程中,返回艙雖然一直是依靠智能程序和設備進行智能控製運行,但他作為航天員、返回艙名義上的控製者,也需要密切注視返回艙的各項數據信息,確保不會出現任何問題,如果出現了地麵指揮中心都沒有發現的問題,他還需要第一時間報告給指揮中心,讓指揮中心想辦法解決問題。

如果指揮中心沒有辦法通過遠程操控的方式解決問題,指揮中心也必須要提供給他實地操作解決問題的方案。

如果沒有解決方案,那……

那就隻能拚命搏一搏了。

儘管這種情況在九州科技的航天曆程當中從未發生過,但是顧青一直都在叮囑、檢查這些方案的設計和落實情況。

在他和航天項目的工程師、指揮員們看來,安全無小事,所有一切問題都不能發生。

甚至這些外麵的媒體記者、自媒體大V以及直播間的網友們都不知道,如果今天複雜到數千次的檢查當中出現了一個異常情況沒有得到解決,那麼今天的九州科技航天員就不可能坐上返回艙,進行返回降落任務。

雖然放媒體記者和網友們的鴿子不好,但是顧青不願意用人命做賭注。

返回艙在進入螺旋降落軌道之後,下降速度在逐漸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