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分區(1 / 2)

兩萬人到四萬人是什麼概念?

一個經濟不錯的鄉鎮,常住人口也就在這個量級,夏為科技公司這些大廠,在總部研發中心也就才才幾萬。

而在九州科技上滬這個分公司的青浦研發辦公中心,就有如此配置。

項目施工中心的負責人為顧青以及劉雋等人做好了安全措施之後,才帶著自家公司老總走進了項目。

劉雋這時候就沒有開口講話了,施工中心負責人羅江,一手文件夾,一手傳呼機,在一片建築物旁“指點江山”道:“青浦研發中心交付後,將會依照總部的交通規劃方案進行本地化移植優化,地麵上是觀光瀏覽車和綠蔭跑道等設置,人員和物資的運轉則是依靠地下一層與二層的軌道交通。

共有十六個大站點,三十六個小站點,常規快捷速度全程運行需二十分鐘左右。

按照規劃,這裡將成為咱們企業辦公、研發中試、技術孵化、生產服務和配套居住於一體的複合型產業高新社區。”

羅江在講這些話的時候,神情非常自豪。

上滬分公司的負責人劉雋在一旁不時瞥眼顧青的神態,小心翼翼害怕自家老總有什麼不滿意的。

因為施工方是九州科技內部的工程團隊,所以安保小隊成員——其實精神也一直保持高度集中。

施工重地,機械設備太多了,人的身體畢竟是血肉之軀,與鋼鐵碰撞還是會有很大的危險。

不過在安和堂與顧青兩人的SR1眼鏡看來,施工現場就像是一個大型虛擬建築模擬遊戲的界麵。

起重機、塔吊、運輸車還有那些做防水的工人以及批量工作的機器人,都有著可以“操作”的小界麵。

眼睛聚焦於一個點,該界麵就會放大,然後可以看到該設備現在的運轉狀態,軟硬件的情況。查詢工人的年齡、血型、工作時間、心跳、呼吸頻率的實時反饋數據。

當然除此之外,這個界麵還可以被再次放大,輕鬆查詢設備的出廠編號、檢驗人員、維修保養記錄,以及每天的工作日誌。

而員工們的數據,更是會被擴展到類似於檔案的形式,將其真實的人生經曆、受教育情況、工作經曆都反饋的清清楚楚。

顧青看到這些“打灰”的建築工人裡麵還有不少本科大學生,施工中心負責人羅江察覺到自家大老板的眼神聚焦在那一張張年輕的麵孔上,立馬不著痕跡的感歎道:“現在咱們的工地施工是越來越高科技了,這些設備都需要有文化的人,才能很快上手操作。

他們的工資待遇和工作生活環境都有相應保證,現在咱們工地上,哪怕是農民工,也都至少能夠操作一台技術設備……”

顧青收回眺望的目光,點頭道:“技術發展帶來的生產力大爆發,需要的不僅是努力,還要我們進行資源的再分配。

我們能做的,就是帶領大家一起學習、工作、致富。

多儲備相關人才吧,那些企業不重視的工程項目人才,我們都要多多益善才行,而且九零後、零零後不是不能吃苦,怕的是吃了苦,沒有對等的薪資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