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問題(1 / 2)

演員沒有假期 關烏鴉 5683 字 4個月前

張景生和關琛意圖修改台詞,陳導對此也沒什麼不滿的。他畢竟清楚自己這份工作是怎麼來的。

項目、資金、製作班底和發行,都是因為張景生這名頭才得以通過,片方找到他這個普通導演,為的也是在片場時不壓張景生,能乖乖聽話。

所以陳導將這場戲往後調整,先拍其他的,給了點時間讓張景生和關琛商討。

關琛跟張景生湊到了一起,琢磨著具體怎麼改。

但改台詞不是隨口就來的事情。

關琛演了吳澤這麼久,很清楚吳澤的性格和行為模式。他可以把對峙時吳澤的台詞改得很霸道,很狡猾,很臨危不亂,就算死到臨頭,也不會喪失風度但他無論怎麼改,隻要吳澤最後一哭,關琛就覺得彆扭,所有塑造前功儘棄。沒想明白吳澤為什麼哭,前麵那些台詞怎麼符合人物都顯得斷裂。

“那個哭戲能改掉嗎?”關琛問張景生。

“恐怕不能。”張景生笑了笑,問:“為什麼要改?那一哭,等於給吳澤洗了一下,很招觀眾喜歡的。”

關琛皺著眉頭想了想,才說,他越是了解吳澤,就越是覺得在那個當下,那個情景,吳澤的哭,像是被編劇強行安排的。“不知道編劇這樣安排的用意是什麼。”

關琛心想:

張景生沒有馬上回答,他隻是拿出了他的劇本。

張景生的劇本沒有關琛那樣翻得快碎了,隻是稍微有些卷。展開,裡麵用清晰的黑色水比在空白處圈圈寫寫,像是作家的手稿。乾淨,亂中有序。

翻到劇本的最後幾頁,樓頂對峙的部分。

關琛眼尖,看到那一頁的最上方,用紅色的筆寫了兩個字。

“因為那個哭,已經不僅僅是為了塑造人物,它同時是的一部分。”張景生說。

關琛沒懂,虛心求教。

張景生似乎有著豐富的改台詞經驗,而他這樣的人說要改台詞,顯然不隻是想要濫用大牌演員的特權,耍性子而已。

“我大概知道了你的問題在哪裡。我們先一點一點分析。”張景生說。

關琛立馬上課一樣坐好。

張景生耳提麵命道:“編劇之所以不歡迎演員擅改台詞,就是因為演員隻會鑽到角色,通過角色說話。他們說出的話雖然很符合角色,但未必符合電影。電影畢竟不是現實,電影是作品,既然是作品,就必然有著創作者對這個世界的表達。”

關琛聽著張景生的分析,連連點頭。他差點忘記了對方除了是個影帝,同時還是個水平不錯的導演。

“我也是當了導演之後,才想清楚的。”張景生笑著說。當了導演之後,視線站得高而遠,才知道自己年輕時跟導演編劇吵的架,有些是沒必要的。“用人物表達,和用作品表達,是兩種維度,你以後跟編劇為了台詞吵起來,不要太衝動。如果你知道了創作手法,劇本結構,再去吵,能大大提高勝算。”

關琛連忙拿出小本子記下來。

他以前還以為有個名牌大學的文憑,就能讓編劇納頭就拜,現在看來,改台詞也是門技術活啊。

張景生繼續說,這部電影雖然是商業片,但也有其立意。電影拋出了一個提問原生家庭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有的電影隻負責提問,不負責給出答案,這樣固然留了白,促使觀眾在影片外進行追問,但這不利於商業片的營銷,也顯得創作者對於這個問題還沒有想清楚。觀眾看完後,會感覺少了點什麼。這部電影,是有答案的。影片的最後,也是給出答案的時候。”張景生講。

關琛想到了段小風的身世。影片中途,段小風被發現不是真正的警察,這一度讓張家駒他們被困在警局。

原來隱藏身世不僅僅是為了吊觀眾的胃口,還因為要揭露時和吳澤的死形成對照,展示。

張景生說:“吳澤和段小風,一個有爸媽,但被虐待著長大一個沒有爸媽,但他看到了他爸為給他一口吃的,跑去犯罪隨後被車撞死一個誤入歧途,一個熱心助人。影片給出的,就是一個小孩在童年時感受到的和,會一直陪伴著他們,影響著他們。”

關琛聽得很認真。

之前跟張景生演對手戲,他頂多覺得張景生演技很厲害,但現在一看,更厲害的是支撐那些演技的學識和經驗。對方能成為老戲骨、導演、藝術家,肚子裡的確有點東西。

“基於是讓觀眾明白原生家庭對孩子的重要性,所以最後安排那場哭戲,作用其實想讓觀眾覺得吳澤很可憐。吳澤他爸罵罵咧咧地走出來,大家恨他恨得不行,然後吳澤一哭,觀眾都心軟了,覺得吳澤這樣的人原本是有救的,隻不過運氣不好。沒有誰是天生的壞人,然後明白了親子關係、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張景生站在創作者的角度,對關琛進行了回答。

“哭是為了讓觀眾覺得吳澤可憐?”關琛皺著眉頭,表情跟喝了過期牛奶一樣。

他拚命從人物情感分析為什麼哭,結果告訴他這是劇情哭,不得不哭?

儘管經過張景生的講解,從創作者角度出發,他算是理解了編劇為什麼要這麼安排吳澤這麼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