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廢除年號(1 / 2)

絞明 珩毅 3279 字 6個月前

啟以蟬形的夏字作為國號,大概正是看中蟬代表這些神秘而美好的意義,哪個君王不希望自己的國家,延綿不絕、世代永存、居高鳴遠呢

當然,這些都是推斷,反正方南是想著自己建立的夏國能夠延綿不絕、世代永存、居高鳴遠。

夏為國號,可以稱之為夏國、大夏、大夏帝國等,國家的名字有了,正常情況下應該有一個年號,不過方南打算廢除年號製度。

年號一般由君主發起,是華夏古代新君即位時為了區彆上一任君主,新君重新計算在位年數之製。

先秦至漢初無年號,至西漢武帝即位,在年數之前加上有紀念意義的名號,是為華夏古代年號之始。

漢書上記載說,那年十月,漢武帝出去狩獵,捉到一隻獨角獸白麟,群臣認為這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紀念,建議用來記年,於是立年號為“元狩”,稱那年為元狩元年。

可是,過了六年,又在山西汾陽地方獲得一隻三個腳的寶鼎,群臣又認為這是吉祥的神物,建議用來紀年,於是改年號為“元鼎”,稱那年為元鼎元年。

後來,人們把這記錄年代的開始之年稱為“紀元”,改換年號或帝王紀年時代改稱元年叫做“改元”。

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內訌外憂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號,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如唐高宗有十四個。

今年就是萬曆二十年,是萬曆皇帝朱翊鈞當皇帝的第二十個年頭。

廢除年號對於方南來說,其中一個目的就是這年號加年數的紀年方式使用起來不太方便,沒有年號的,可以直接為夏曆元年、夏曆二年這樣來。

會議中方南提出廢除年號製度時有幾人表示有異議,但在方南的解釋下,都表示接受,相比於國家體製,廢除年號製度隻是小事罷了。

另外在會議上方南也表示,夏國建立後將使用兩種曆法,分為陽曆和陰曆,陰曆為目前使用的農曆,而陽曆是方南親自製定的曆法。

陽曆中將一年定為365天,每四年加一天,一年分十二個月,有明確天數,同時每七天為一周。

實際上早在公元1281年的授時曆中就寫有“3652425日為一歲”,距近代觀測值3652422僅差2592秒,精度比較高。

反正也不是直接取消農曆,而是兩種曆法一起使用,會議室內眾人隱隱感覺到農曆有一些不便的地方,似乎換成陽曆的話會方便很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