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1 / 2)

朱元璋的運氣比郭天敘和張天佑好,那倆人活著進城死著出來,朱元璋雖然狼狽,但是好歹還保住了性命。

因為元軍降將臨陣倒戈,紅巾軍落得個慘敗的下場,不光都元帥郭天敘和右副元帥張天佑陣亡,還丟了先前打下來的句容和溧水,隻能被迫退守溧陽。

集慶府包圍圈被打破,辛辛苦苦打了幾個月,一朝回到解放前。

將士們一個個垂頭喪氣,前有集慶城中追出來的苗將楊完者不花,後有一看局勢發生變化立刻攻占采石磯的蠻子海牙,前有狼後有虎,老天都不給他們留活路啊。

要是沒有蠻子海牙截斷他們的退路,他們還能渡江退回和州,即便將來再渡江南下的可能微乎其微,也好過現在這樣提心吊膽。他們自己戰死就戰死,怕就怕蠻子海牙轉過頭來攻打和州屠殺城中百姓。

他們的家眷都在和州,兵力又都集中在長江南岸攻打集慶,蠻子海牙的水軍擋在他們之間,他們就是想回防也鞭長莫及。更何況眼前還有個窮追不舍的楊完者。

楊完者不花,聽名字就知道不是純正的蒙古人,而是漢人漢姓取了個蒙古名。

那家夥原名楊通貫,武岡路赤水人,乃是飛山蠻首領楊再思的後裔,世道還沒這麼亂的時候他就開始操練十裡八村的苗家少年。當年起義軍還沒砸出什麼水花,他麾下已經有苗兵數萬。

後來天下到處都是起義軍,朝廷打了這邊打那邊實在忙活不過來,下令地方自己組織兵馬鎮壓叛亂,楊完者他爹楊正衡雖僻居湘西南,卻也想雄踞一方,於是再次招兵買馬,打著祖輩曾受過朝廷封賞的旗號率領兵馬前去為國平亂。

他們祖輩受過朝廷的恩惠,現在朝廷有難,他們心懷感恩自備糧餉、衣裝為朝廷分憂,朝廷還不得感動到哭出來?

當時元將陶夢禎在湖廣一帶組織軍隊鎮壓起義,看到楊家父子帶著浩浩蕩蕩殺氣騰騰的苗軍前來投效高興不已,當即升楊正衡為乾戶,讓苗軍為前鋒為他衝鋒陷陣。

楊家父子沒有讓他失望,沒過多久就把被徐壽輝打下來的地盤給奪了回來,還救下了大元威順王寬徹普化的兒子並把人送歸大都。

>

大都的皇帝為嘉獎楊家兒郎“克全忠義”,給通貫兄弟倆一人賜了個蒙古名,他哥改名叫楊伯顏,他改名叫楊完者不花。楊完者走的路子和陳野先一樣,都是鎮壓義軍有功才升官加爵。

之後苗軍兵分兩路,一支由楊正衡統領進攻粵西,一支由楊完者統領開往江浙。

楊正衡那一路兵馬出師不利全軍覆沒,此後苗軍便儘數由楊完者來統領。

楊完者此人能文能武,謀略才智遠出常人,如果讓他繼續發展下去,很可能南邊的起義軍被滅掉又多了個朝廷管不住的土皇帝。

苗軍凶悍,官兵見了也怵得慌。

大都的皇帝聽多了“苗人不能重用”的話,強行讓苗軍原地待命,還派了幾個將領去監視楊完者,一旦楊完者有動作,他們可以先斬後奏,務必不能讓苗軍生亂。

要不是楊完者被強行摁住不能動彈,淮西和僵江浙一帶的起義軍也發展不起來。

這不,朝廷一看官軍實在不管用,又把那群瘋狗放出來咬人了。

集慶府的最高守將是江南行台禦史大夫福壽,周邊州府儘數被紅巾軍拿下,他隻能向外麵求援。

大都的兵馬來不了,江浙這邊的官兵總不能眼睜睜看著不管。

集慶是大元掌控江南的軍事重鎮,要是把這兒丟了,他們所有人都吃不了兜著走。

江浙行省右丞阿魯恢這才火急火燎解了楊完者的禁帶他趕來救援。

隻陳野先不足為懼,再加上楊完者可就不好對付了。

朱元璋腦瓜子抽抽的疼,大冷的天愣是火氣上頭急的整夜整夜的睡不著。

上次這麼焦躁不安還是脫脫率領百萬大軍攻打高郵的時候,那次是大都的皇帝腦袋被門夾了臨陣換帥,這次還能有同樣的運氣

嗎?

將領們苦哈哈的坐在帥帳,一時間都是左右為難。

打蠻子海牙吧,楊完者這裡沒法防備,十有八九被他們倆前後夾擊。

打楊完者吧,有蠻子海牙在背後虎視眈眈,將士們擔心留在和州的家眷根本無心作戰,同樣是死路一條。常遇春捶捶腦袋,粗聲粗氣的打破沉悶的氣氛, “大帥,打蠻子海牙吧。”他們如今後方被蠻子海牙切斷,軍中軍心大亂,轉過頭來打蠻子海牙還能聚起士氣,打楊完者隻能是找死。

在場各位都是帶兵打仗的好手,最清楚士氣在戰場上有多大用處,要是士兵們全都瞻前顧後成了一盤散沙,再厲害的將領也帶不動那樣的兵。

朱元璋皺緊眉頭,眼前的輿圖已經快被他盯爛了。

以前總想著要是沒有郭天敘和張天佑的掣肘就好了,沒有那倆人拖後腿,他帶著兄弟們攻城略地肯定比現在更迅速。

現在那倆拖油瓶真沒了,這情況還不如拖著倆拖油瓶。

就在這時,朱文正匆匆忙忙闖進來, "爹,好消息,張士誠率軍攻打揚州,楊完者掉頭打張士誠去了。"

話音未落,帳中一片嘩然, "此話當真?"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