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是農家子弟,難怪你對農事頗為精通,想必也吃了不少苦吧,可是朕瞧著似乎不像呀?”
子喜聽了,便把家裡的情況大致說了一遍,皇上聽到子喜出身農家已經夠驚訝的了,沒想到的是,曾家四個男孩居然出了兩個進士四個秀才,而且,曾家還是從極度貧寒之家,靠著一個女人帶著孩子種地翻了身,這就不能不引起皇帝的興趣了。
不說子喜,單說家裡子晴接到王財送來的信,知道子喜在大病一場的情況下還中了進士,能參加殿試,喜極而泣的眼淚奪眶而出,子晴對子喜的感情自來深厚,子喜的成功比子福的成功更能牽動子晴的心思,畢竟,子喜可是子晴一手帶大的,傾注的情感一點不亞於現在的書睿。
曾瑞祥和沈氏以及傅氏得知了消息,喜悅自是不言而喻的,傅氏則趕緊跟沈氏請求親自回娘家送信,沈氏則打發人給子福、子祿還有娘家送信。
消息傳到老爺子和田氏那,老爺子是真心高興,田氏的心理卻十分微妙,雖說孫子出息了,她走出去也露臉,可這孫子出息了,與她並無什麼實質上的好處,而且,以後,曾瑞祥和沈氏的腰杆更硬了,更不會聽田氏的擺布了,這些事情要落在子全或幾個外孫身上,該有多好?這是田氏內心真正的想法,當然沒敢拿出來對老爺子說。
曾瑞慶和周氏,正在田裡插秧,旁邊田裡的村民見了他倆笑道:“瑞慶大叔,你家老二家又有大喜事了,聽說,你家那個侄子,又中了進士,嘖嘖,你說,你們曾家的文風怎麼這麼好,祖墳冒青煙了吧?將來,你兒子準也錯不了吧?你說,誰家放著這麼好的弟弟,不好好巴結,你還反倒斷絕來往了,瑞慶大叔,我還真佩服你,有骨氣。”
“你知道什麼呀?人家根本不需要,瑞慶大叔連爹娘都不要,還要什麼弟弟?”另一村民說道。
“爹娘老了自然沒用,弟弟家可是有錢有勢,隨便哪裡提攜一下,瑞慶大哥不就有了,何須自己辛辛苦苦地在這低頭彎腰,累死累活一年,興許還不夠人家隨便打賞一下的,你們說是不是呀?”
曾瑞慶聽了,把秧苗往田裡一扔,喊道:“插秧就插秧,我們家的事情,關你們屁事,鹹吃蘿卜淡Cao心,再說了,我爹娘我好好地養著,誰說我不要爹娘了?再說三道四,敗壞我的名聲,咱們到裡正和長老那好好說道說道。”
幾人見曾瑞慶急了,互相擠擠眼睛,哄地一笑,曾瑞慶氣得臉都白了,抬腳就往家裡走去,周氏見了對村民罵道:“你們也積點口德,小崽子們,大家都一個村子裡,抬頭不見低頭見的。”
“就是,誰沒個做錯事情的時候,你們呀,得饒人處且饒人吧。”有一年歲大的周氏的本家替她說了一句話。
曾瑞慶回到家裡,子全正好在家休耕假,周氏舍不得讓孩子下田吃苦,便以讓孩子念書為由留在了家裡,偏生這子全不是個安分的肯念書的主,一見家裡的大人都出去,自己也在院心裡捉貓鬥狗玩,猛一見曾瑞慶踹開了大門,還沒來得及閃進屋子,便做了炮灰,被曾瑞慶連罵帶打的,給收拾了一頓,周氏進門時,正好聽見子全的鬼哭狼嚎,便也一下子撲了上前,嚎叫起來。
這可真應了那句話,幾家歡樂幾家愁,曾瑞祥一家是商量要開祠堂祭祖,好好擺酒,請請全村的人,不過,這一切都要等子喜回來再說。
話說子喜還在禦花園,聽了子喜的家事,難得今日皇帝高興,要賞賜今科一甲三人,分彆讓大家提出自己的一個願望。
狀元郎今年三十二歲,見聖上高興,便索要了一幅聖上的墨寶,榜眼見此,便要了一幅畫,輪到子喜,子喜想了一下,問道:“回聖上,什麼要求都可以提嗎?隻要聖上能做得到的?”
“金口玉言,如假包換。”
子喜一聽,跪了下去。
“學生想求聖上給題一副門匾,我要送回老家,掛在大門口,作為母親辛苦養育我多年的回報。”
“這個,很容易,你這一遲疑,害的朕差點要反悔,以為你要給朕出什麼難題,不過,你這一說,反倒讓我想起來,朕要賞你點什麼,朕要給你母親一個大大的恩典。”
子喜一聽,忙三跪九叩地謝恩。(。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落初文學(luochu.)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