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節目千原凜人不想多管,新聞局他基本都沒去過,是tv本部在直轄,而且也用不著他多管,韓國不缺噴子,真說起噴子的占比,韓國應該是中日韓三國中最高的,這應該也是為什麼韓國第一個要網絡實名製的原因——互聯網剛全麵普及時,韓國噴子是世界上都有名的,走到哪噴到哪,隨著性子來,對自己的言論毫不負責,好好整治了一番才刹住這股歪風邪氣。
再說了,韓國的未來又不關他的事,無論是財閥乾掉了總統,還是總統鏟平了財閥,他都無所謂。
同歸於儘了都可以,他沒意見。
…………
《大長今》在韓國收視市場一枝獨秀,帶著《人魚日記》《搞笑一家人》《情書》《我們結婚了》《萬元大挑戰》等一大群小弟,把kbs和bc壓製得都喘不動氣了,吸引了大量觀眾改換門庭,而在曰本的收視市場上,《大長今》反響同樣極好。
兩國是同步放送的,宣傳工作也都同樣下了血本,但在曰本,千原凜人的號召力比文慧英等韓國演員強不少,海報上他的名字比誰都大,占的麵積基本等於所有主演的總和——因為經常上關東聯合的綜藝,文慧英等親近sbs的演員在曰本也相當有人氣,不過比起千原凜人還差點事兒,千原凜人在曰本是口碑的保證。
哪怕他把電視劇拍成了一坨翔,觀眾甚至在看完了第一集後都不會開噴,而是八成會耐心多看兩集,確定沒什麼反轉後再表達失望、遺憾之意。
這就是他現在在日劇領域的聲望,在觀眾心目中的地位。
第一個月,作為關東聯合重點宣傳的劇,《大長今》宣傳海報就貼滿了車站和電車,除了用千原凜人的名字當噱頭外,宣傳標語用的是“千原老師的最新力作,異域曆史風情的畫卷”。
而放送到第二個月,宣傳標語就換了,成了“千原老師征服韓國的史詩作品,韓國宮廷禦醫的成長史”。
觀眾很買帳,而且劇集質量確實高,在十一月中旬,秋季檔才剛剛過半的時候,《大長今》已經在收視熱播榜上以3376的分時平均收視率,和第二名拉開了巨大差距,力壓和泉悠子主演的《親愛的姐妹》,令和泉悠子抑鬱到想吐血——她好不容易才乾翻了有川麻美,結果本季一番還是沒戲。
這結果令曰本放送圈也很震驚,一般外語片在曰本很難取得好成績,主要是日劇這會兒一般不加字幕,觀眾也不習慣一邊看字幕一邊看劇,覺得累——之所以不加字幕,是因為這行為會被演員視為某種侮辱,覺得創作組認為自己口齒不清,台詞都說不俐落,不配當一個真正的演員,這才需要配字幕方便觀眾知道台詞說的是什麼。
這時候的劇,字幕不是後世重製清晰度時加的,就是綜藝專屬,也就等後世的流量明星開始進入這個圈子了,在基本功都極差的情況下,台詞配字幕才開始流行起來。
總之,一部以外國演員為主,外國文化為基調,還帶著反主流特性的電視劇,竟然還是在曰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真的很讓整個電視節目製作圈無語——混蛋千原,你誇張也要有個限度,你這是人乾的事嗎?
但這些人再氣也隻能憋著,畢竟《大長今》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是相當成熟的作品,彆說收視成績這麼好了,就是成績不好,想硬挑點毛病都很難。
就算強求說上幾點,也難以做到讓觀眾認同,基本上算是說了也白說。
《大長今》的成功,也讓崇拜千原凜人的粉絲們更崇拜他了,畢竟這證明了千原凜人絕對是“天才”,換個環境也能成功,甚至都有人慶幸千原凜人是在曰本放送圈出道的,不然要是懷才不遇漂流到了韓國,搞不好這會兒曰本本土市場早就被他衝了個稀巴爛了。
結果,現在是他征服了韓國放送圈,而不是他做為一名韓國製作人,跑來征服了曰本放送圈。
萬幸啊!
這人已經不能再簡單地稱呼一聲“國民老師”了,應該被稱為“國寶級大師”才對——都征服韓國觀眾了,這不是國寶級大師又是什麼?
歌舞伎中有許多都被稱為“國寶級大師”,那以千原老師現在的影響力,拿個同樣的稱號完全不過分啊!
在有人提議後,讚同者眾多,畢竟言之有理,千原凜人已經是某種文化的代表人物了,成績也輝煌到令人眩目,叫聲大師並不過分。
結果千原凜人人還在漢城呢,突然就有建個人博物館和進名人堂的資格了,而就在這一片“大師”、“國寶”的讚譽聲中,《大長今》的劇情也漸漸走向了高潮,徐長今也越來越得到觀眾的喜愛,甚至在曰本都刮起了一股“大長今熱潮”。
真的盛況空前,席卷一切。,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