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收起那些虛無縹緲的想法,垂首漾出一抹笑影,應聲:“是。”
……
東宮。
常熙堂。
兩人在主位上坐下,掌殿左右典司聽命入內,恭敬地行禮問安。
盛瞻和簡單地朝覓瑜介紹:“這是專管宮內事務的典司,從今日起,她們就跟隨在你身旁,輔佐你處理事務。往後你有什麼不明白的,都可以問她們。”
覓瑜明白,這是準備把東宮的管理大權交給她,這也是她身為太子妃需要儘到的責任。
她免了兩位典司的禮,不動聲色地打量,見她們低眉垂首、恭敬十足,心裡頭稍稍鬆了口氣。
趙家人口簡單,規矩也不大,祝晴很少把管家的事放在心上,連帶著她這個女兒也沒有多少經驗,直到聖上的一道賜婚聖旨下來,方意識到不好。
若讓她這樣子嫁進東宮,得鬨出多少笑話?說不準還會發生奴大欺主的事。宮廷最重規矩,鬨出笑話萬萬不可,受到委屈更是萬萬不行。
是以,覓瑜必須要在嫁進東宮前學會管家,並且是管一個大家。
幸而在那之前,她的爹娘以為她要嫁進汝南郡王府當郡王妃,同樣需要管家,已經開始慢慢教她。
太子妃雖然比郡王妃高出幾個等級,但本質是一樣的,不過是多學點手腕、多積累點心思。
問題在於,這些手腕和心思祝晴都不會,她管了趙府二十來年,遇到的最大麻煩也就一宗玉台失竊案,還是趙得援自己破的案。
東宮要怎麼管,該怎麼管,祝晴兩眼一抹黑,根本無從教導女兒。
最後還是皇後幫了忙,把長春殿的掌殿典司派去教導覓瑜,教了兩個多月,終於使她稍微有了點底,不再茫然懵懂、一竅不通。
當覓瑜用典司教導的說辭詢問二女時,心裡不禁對皇後升起了濃濃的感激之情,想著,她是積了多少德,才能遇見這樣一位貼心關懷的婆母?
而當盛瞻和在旁邊時不時地出聲,看似詢問二女,實則補全她話中的錯漏時,她更是深深後悔當日的逃婚之舉,暗罵自己不知好歹,險些錯過這樣一門完滿的親事。
她一定是腦子進水了才會想要逃婚,她與太子素昧平生又如何?難道她這次逃了,下次就能嫁給相熟的人嗎?就算相熟,也未必能成為良配。她憑什麼以為太子不會成為她的良配?
幸好,她沒有逃成;幸好,太子寬懷大度,不予計較。從今往後,她一定要悉心侍奉太子,努力治好他的病,不讓他後悔娶了她。
見過掌殿典司之後,盛瞻和又讓宮裡的幾位主要內臣進來拜見。覓瑜一一受了他們的禮,並命青黛慕荷發下打賞。
至於外臣,聽盛瞻和的意思,是要過半個月,等他們新婚的階段過去了,再讓她見。
這也是正常的,外臣為東宮輔臣,需要有一場正式的見麵儀式,正如皇親國戚,要等到一個月後的宮宴上才能得見。
盛瞻和還讓自己的護衛進來拜見了她,介紹道:“這是朱草、朱湛兩兄弟,他們日常跟隨在我的左右。這是酂白、雲峰,酂白你之前已經見過,雲峰和他一樣,同領暗衛之職。”
覓瑜尚來不及為他如此直白地把暗衛暴露給她感到驚訝,目光就先定格在了雲峰身上,覺得對方頗為眼熟,思量了半晌,終於想起來在哪裡見過。
這不是奇王身邊的護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