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夷州榜樣(1 / 2)

城姬三國 紳士東 4175 字 5個月前

這一年來,管寧和陸遜搭檔的夷州總督府成績斐然,不僅大部分東鯷人部族,都已經接受總督府,許多東鯷人開始居住在夷州的楚城中,通過受雇傭的方式,獲取報酬、換取食物以及其他商品,而且已經有好幾個大小部落,徹底歸入楚國籍!

就在甘寧登上亶州的同一天,管寧代表楚王、代表楚國,與一個剛剛願意徹底歸附的部族,一同豎起了“楚碑”。

也就是徹底並入楚國的儀式,屆時在部族的領地中心,會立起楚字石碑,同時在楚碑的正麵,刻著楚國也將無條件將部族中的所有人,作為與楚國任何一地的任何百姓一樣看待,並且鐫刻立國八策……

而在石碑的後麵,則是密密麻麻的刻上部族中所有人的名字。

可以發現,不少上前刻上名字的人,身上還有傷,似乎不久前經曆過戰鬥?

當然,管寧可不會為了劫掠,去暴力的吞並誰,隻是……

接受了楚學之後,東鯷人那十分原始的部落奴隸製的理論,基礎被極大衝擊,尤其是底層奴隸開始質疑自己被奴役的合理性後,部分反動的部落首領開始抵製楚學。

對於這種敢使用暴力,來抗拒開化的部族,總督府依舊能保持克製,初期僅僅是譴責。

不過一旦內部爆發動亂,楚國會出於人道主義,予以援救,事後尊重部族絕大多數成員的想法,將他們與領土一起納入楚國……這再怎麼看都合情合理吧?

象征著並入楚國的過程,合情、合理、合法,哪怕無數年後,有人想動些歪主意,也有確切的法理性證據立在這兒。

因為部族歸順,以及開拓之前東鯷人無法開拓的無主土地,此時夷州已經有近半是楚國的直接領土。

在楚國政策的鼓勵下,已經有數萬漢民,來到夷州開荒。

一部分為了移民夷州後的免稅、免役、補貼政策的流民,還有一部分是限期服役的官屯、建立的官坊,以及和朝廷簽訂了開發協議的世家豪族派來的分支……

這令楚國的文化,迅速在夷州生根發芽,哪怕還沒有正式並入楚國的部族,大多也都對楚國的認同感很高,以往的人祭等等陋習,在“楚化”後被由下至上的抵製。

偏偏這些殘存的部族首領,已經不敢輕舉妄動,隻能看著部眾漸漸離心。

尤其是身為總督的管寧,好像“碰瓷”一樣,每個月搬到不同的、頑固的部族附近,在翻譯的協助下,親身開始講學,歡迎所有人去旁聽,最近甚至管寧都學會了一些簡單的東鯷語……

並且管寧在夷州,也謹記白圖在臨行前,專門托付給他注意事項。

如果是東鯷人有以部族抱團的意思,不需要強製他們並入楚國,反而可以索性先放任他們繼續維係部族製度,等到他們自己徹底對部族失望,再順勢解救……

這些東鯷人並沒有什麼民族、國家的概念,然而如果一味以蠻力逼迫,反而會激發他們的種群意識。

就好像漢人的民族意識萌芽,就是被匈奴人南下欺淩的時候,不過很快匈奴帝國就被肢解、驅逐。

當然,東鯷一共也就幾萬人,真的換成心狠手辣的,全都殺光都不算難事——自來華夏文明內戰,一場大些的戰役,死亡都不止這個數字。

不過管寧不會這麼做,白圖更不會允許任何人這麼做。

否則正在興起的“楚學”,憑什麼立足?還怎麼令其他人相信?為了夷州,痛擊自己的立足基礎?

相反隻要把持住“教化自由”,不斷的向對方灌輸“楚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