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令趙雲稍感驚訝的是,除了織錦和金銀之外,楚幣居然也意外的很受歡迎,甚至有些大士族還接受了趙雲以宛城一師名義打得欠條。
當然,趙雲可沒有欠債不還的意思,隻是……楚幣要運過來,也需要運力、需要時間!
“之所以接受楚幣,也是因為這些家族相信,楚國能夠在巴東,甚至是在巴郡、在益州站穩,這樣將來商路一通,楚幣自然也就有大用……現在用楚幣交易,可都是給他們溢價的。”法正提醒道。
“巴郡士族,居然對我大楚如此有信心?若是益州大族皆是如此,何愁益州不平!”趙雲開懷的說道,眉飛色舞的樣子,的確情真意切。
畢竟見多了大士族的謹慎,聽聞這好消息,難免覺得楚國已經“天命所歸”。
不過法正看了看趙雲之後,稍微潑了個冷水:“我剛剛說的,是正常思路,他們之所以接受楚幣,五分的確是對楚國的信心,不過另外五分……也是希望‘我們知道他們對楚國有信心’!”
法正說的有些拗口,但趙雲稍微轉了轉也就明白了法正的意思——變相的投名狀而已。
接受楚幣,就代表接受楚國、對楚國有信心,這信心是真的,不過更多還是為了表現出自己對楚國有信心、甚至有歸屬感——畢竟現在巴東是在楚國的控製下。
何況楚幣這東西,還是很保值的。
哪怕益州禁止與楚國交易,不過這些大士族,哪個沒有些自己的路子?實在去不了楚國,還去不了關西、去不了中原嗎?到時楚幣自然能花出去!
即便將來益州驅逐楚軍,他們也不會虧,益州府也不可能追究他們在楚軍占據期間的交易行為……
如果說巴東的百姓家中是“小有家底”的話,那這些當地士族,就真的稱得上一個“肥”字!
恩,仔細想想,朐忍的庫藏也不是“消失”了……而是被轉移到了這些士族的家裡!
一方麵將這些糧食充塞軍用,另一方麵楚軍還將一部分糧食,“借”給了受人禍的平都和涪陵一部分。
至於抵押物,自然是來年的糧稅。
趙雲也用出征前,白圖給他的“節鉞”、也就是“總督入益後軍政”特權的象征,宣布分魚複、朐忍、臨江、平都、涪陵五縣,設“楚·巴東郡”!
顯然沒有搶一筆就走的意思,而是要真的將這裡並入楚國,不打算離開……
巴東郡百姓的一切待遇,理論上自然也都和楚國其他百姓一樣,隻是……巴東郡暫時被劃分為戰備區,糧稅上浮到十稅三,而不是楚國通用的十五稅一。
不過多收的部分,也承諾在戰備區劃分解除後,會在之後以減免的形勢,分數年歸還。
同樣對徭役人力的“征收”也更重一倍……
另外在其他管製方麵,也都更加嚴格,並且在徭役人力的分配上,並不遵循楚國的“最低基建比例”——楚國對人力征收後,要用於地方工程建設的比例有所要求的,不過在戰備區,肯定以輔助軍需為主、不會急於收效慢的建設。
還有就是巴東必定還不穩定,楚軍沒有馬上在這裡厘清田畝、徹查人口的意思,最多是給田地太少的百姓分些荒地。
雖說有區彆對待,但並沒有引起什麼反彈。
畢竟原本益州的糧稅是十稅一,但巴郡因為要保持軍隊數量,還要再收一個十稅一,還有各種名頭的苛捐雜稅,楚軍在賬麵上,對糧稅的提高也並不多,而從實際征收考慮,因為取消了那些亂七八糟的稅,對普通百姓來說,其實根本就沒漲!
相當於沒漲稅,還承諾將來會暴降,即使將來的事兒,百姓不是那麼相信,但也肯定不會有太多不滿。
如果一定要說不爽,那也是知道楚國百姓真正的糧稅後,出於羨慕嫉妒恨的不爽……
並且其他大型地方工程,雖然肯定沒有餘力去搞,但“神農精華”卻也是在向巴東運過來的!
運神農精華,可比運糧食劃算——畢竟神農精華可以令巴東的畝產提升,以巴蜀本就肥沃的土地,可以“換”到比神農精華多得多的糧食。
如此一來,基本就不需要運主糧進巴東,大大節省運力,雖然更多的軍隊養不起,但是保持兩個師的規模,卻綽綽有餘。
尤其是等來年神農精華生效之後,在民心上,楚軍也將徹底化巴東為主場!
不過江州為核心的防線,的確也抵擋了楚軍的進一步攻勢,兩萬楚軍要突破江州,靠強攻肯定不行,何況真的強攻,軍需物資也不充裕,要麼增兵、要麼……需要找天時、地利、人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