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要作戰,本身就是一件並不劃算的事情,不過如果隻是清理楚國港口的話,倒是可以“努力”一下……
畢竟楚國在渤海周圍,這幾個招人恨的港口,都是在魏齊燕三家的眼皮子底下,反而對於楚國來說是飛地、對各家來說並不存在“運輸成本”,這也就解決了冬天作戰的做大問題。
最多隻是冷得拿不住兵器的那一兩個月,肯定無法發起攻勢而已。
而且要說天氣對戰鬥力的影響的話,楚國的軍隊,兵源很不抗凍……
哪怕楚國對此也做過專門的訓練,並且嘗試以遷徙的北方人,單獨作為兵源訓練,也的確起到了一些彌補作用,不過……楚軍在北方寒冷季節的陸戰能力,絕對是其最大的短板之一!
如果在冬天時候,陸戰爭奪港口的話,對於三家來說,應該算是天時地利人和。
至於要在年中時候,直接與楚國全麵爭奪渤海?
且不說打不打得贏,至少……先拿掉楚國幾個渤海周圍的港口,才更有利吧?
而且要知道,在與楚國的貿易中,他們也是痛並快樂著——被楚國占便宜的同時,也有很多楚貨,是他們所渴望的,更彆說還有楚國大學……
現在還隻是“矛盾”,如果真的切實分出敵我,即使楚國自重身份,不會下毒手,但必定也會逐出他們派遣的學子。
要知道從這些學子的回報來看,他們在金陵,可都是每時每刻都有重要收獲的。
當然,在楚國大學方麵,各家也都有備選的計劃。
雖說越晚越好,但也不會完全被此事“綁架”,而不敢開戰。
比如……各地赴楚的學子,其實都是明麵上一波、背地裡一波,後者是和民間學子混在一起的,除非楚國完全以“屬地”為準則,否則隻驅逐那些有官方代表頭銜的學子的話,還有是會有部分“漏網之魚”。
而如果真的楚國以屬地為準則,比如“凡魏國出身學子,一率驅逐”,那麼對楚國的聲望同樣是一種打擊,畢竟很多民間自發前往楚國的學子,很多都是真的對楚國和楚學,有所認可、崇拜。
這些人也被驅逐的話,其實是楚國在驅逐自己的潛在人才,並且如果楚國將那些寒門、或是並非諸侯排遣的士族子弟驅逐,定會失去一部分人心。
甚至還有幽州涼茂這種情況……
總不能將其他人驅逐,唯獨留下涼茂這種,暗地裡與楚國有“合作”的士族的子弟吧?
那就不算暗地裡了吧!
因此魏、齊、燕的判斷,都是楚國會驅逐官方派遣的這部分,並且對民間學子也加大審查力度、隔離出核心學科,而不會一刀切。
畢竟楚國在“敵國”的路人緣,也是楚國的最大優勢之一……
此時在徐州彭城,今年沒有被宣到長安的劉備,也在和一名羽扇綸巾的年輕人,在討論……或者說是感慨楚國之事。
比襄平更加明顯,在彭城高聳的城樓上,更能夠看出今年街道的熱鬨。
畢竟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劉備是不願意太苛待百姓的。
看著這一幕,劉備心裡卻有些慚愧,畢竟他心裡清楚,眼前的“盛景”,並不是他締造的,而隻是借了白圖的光兒。
“主公是在歎息楚國?”年輕人……也正是白圖失之交臂的諸葛亮,這時輕搖羽扇的問道。
雖然就是為了諸葛亮,劉備才特地生了火爐,但是該搖羽扇,還是要搖!
“不錯,想當初我與白公,也曾相談甚歡,如今漢民福祉,也有八分要歸功於白公,奈何、奈何。”劉備說著,無奈的搖了搖頭。
“主公既有此心,與其歎息,不如準備好,等天下一統之後,做出九分、十分,乃至於更多,以奉天下。”諸葛亮在一旁半是開解、半是激勵的說道。
對於楚國的技術,諸葛亮很認可,對於白圖本人,諸葛亮也至少有七分是尊重,另外三分也並不是蔑視之類的情愫,隻是單純的不認同。
主要是對於楚學……諸葛亮覺得要辯證,而且要大為批判的來看!
無論劉備還是諸葛亮,倒是沒想過,能直接弄死白圖,而是想要儘最大的努力,將天下掰回到主旋律上來——漢室正統的主旋律。
在此基礎上,創造更多的福祉,也是他們的期望與願景。
對他們來說,現在要做的更像是前漢時的幾次削藩……
劉備也沒有在這感歎上多深入,畢竟他如今也是一方雄主,並不是輕易就迷失目標、還需要彆人開解的人,而是轉而問道:“楚國在渤海的種種爭端上,對魏國和燕國,甚至包括二弟的一些行動,都表現得很‘謙抑’,渤海一戰……真的無法避免?”
“僅僅拿回幾個港口的話,隻要給楚國足夠的‘台階’與震懾,說不定可以暫緩進入全麵戰爭狀態,但最多也隻是暫緩。而且無論如何,我們和魏王的目標,都不是區區幾個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