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來龍去脈(1 / 2)

明王首輔 陳證道 3275 字 6個月前

自從創立了衛所軍製後,明太祖朱元璋曾經自豪地吹噓道:“朕養兵百萬,不費民間一粒米。”

毫無疑問,衛所製在明初確實起到了極大的作用,為帝國財政節約了大量的開支,而且還獲得穩定的兵源,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弊端也日漸顯現了。

明初時期,由於戰爭的需要,軍人的社會地位相對較高,再加上衛所的軍卒都能分到土地,生活都普遍能夠維持,甚至還挺寬裕的。然而隨著天下承平,馬放南山,軍人的社會地位便逐漸下降了,再加上軍隊中有大量被發配充軍的罪犯,從而進一步拉低了軍人的社會地位和形象。

當然,軍人社會地位的下降倒是其次,衛所製的致命的缺陷就是軍職世襲。

眾所周知,大明朝的軍隊,但凡指揮使及以下的軍職都是世襲,父死子繼,兄終弟及。這種方法雖然能讓軍隊獲得長期穩定的兵源,但是不要忘了,好兵的兒子不一定就是好兵。正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若隻是普通軍卒還好點,一旦軍官層都是廢物,那麼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就可想而知了。

另外,指揮使的兒子一出生就注定是指揮使,千戶的兒子注定就是千戶,這對底層的官兵來講顯然是極不公平的,他們上升的空間等於被堵死了,在沒有軍功可立的和平年代,隻能一輩子做個碌碌無為的種地兵,甚至他們的子子孫孫都得繼續當種地兵,沒有出頭的希望。

絕對的權力必然滋生絕對的腐敗,軍官世代相傳,自然會變得越來越腐敗,上層軍官們肆意侵占底層軍戶的田地,然後把他們當成佃戶一樣奴役使喚,使勁往死裡壓榨。

要知道明朝戶籍製度是十分嚴格的,軍戶世世代代都隻能是軍戶,不準參加科舉、不準從商、不準從事其他職業,於是乎,底層的軍戶們日子越過越艱難,最後不堪上層軍官的壓榨,他們隻能選擇舉家出逃當流民。

早在正德年間,當時的兵部尚書王瓊便統計過,全國的衛所缺員已經過半,而根據史料記載,嘉靖年間有些地方衛所的缺員竟高達七成,到了萬曆年間,甚至有衛所軍缺員八成,衛所軍製此時已名存實亡。

這也難怪史上的抗倭名將俞大猷和戚繼光麾下都是私募來的兵,實在是衛所軍缺員太厲害了,而且戰鬥力極其低下,根本打不過凶殘的倭寇,所以俞戚兩人隻能自己募兵操練,終於訓練出讓倭寇聞風喪膽的“俞家軍”和“戚家軍”。

這次揚州衛的火器盜賣案其實並不複雜,徐晉隻是把幾個哭喊得最大聲的普通軍卒提到案前一問,便基本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了。

原來,揚州衛的底層軍戶們長期受到以指揮使顧康明為首的高層軍官壓榨,有軍戶名下的田地甚至全部被侵占了,隻能靠租種軍官的田地為生。

俞大猷由於是新調來的,他手下的弟兄被壓榨得最厲害,不少人所種的糧食在交完官糧和田租後,連全家人吃飯都成問題了。於是乎俞大猷手下的蘇青和馮老六便想了個餿主意,把衛所軍械庫內廢棄的火器偷出來變賣換錢,以解燃眉之急。

徐晉在弄清楚前因後果之後,立即便承諾嚴懲指揮使顧康明為首的軍官,並且將重新丈量揚州衛所屬的屯田,然後重新劃分給軍戶們耕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