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能與司馬光走動,倒是很多人願意,當下便有三兩人表示願往。
於是劉瑜就叫他們去請司馬光過來交接。
司馬光來得很快,滿臉春風,見著劉瑜,倒是沒有樞密院那劍拔弩張的險惡:“子瑾雖偏執了些,於治案上,卻教人心服口服。依老夫看,放一任提刑,一展所學,必是一路百姓之福啊!”
這話示好的意思,就很明顯了。
外放出去當提刑官,也就是提點某路刑獄公事。
這不是法醫啊,這是路一級的司法機構長官!
主管刑獄之事並總管所轄州、府、軍的刑獄公事、核準死刑等等。
而且也有權對本路的其他官員和下屬的州、縣官員實施監察。
更重要的,這是個差遣,沒品級。
隻要有大臣舉薦,能力過得去,就能去乾。
要說劉瑜聽著完全不動心,那是假的。
但他實在無法認同司馬光的三觀,所以也隻是笑笑拱手道:“涑水先生不可如此戲弄小子,教旁人聽著,知道的說一聲先生詼諧,不知道的,還以為小子狂妄。”
兩人似乎全然不見之前的針鋒相對,司馬光開懷大笑。
劉瑜咬了咬牙,他能周旋得過來,不代表他喜歡乾這事。
所以他覺得還是早點把正事乾完,讓司馬光走人為好:
“先生身負東華門外刺客案總辦事務,如今結案,人犯及涉案諸件,就此交割吧。”
司馬光當然不會有任何意見,請富相爺開口,又去學士院上下溝通,為的不就是劉瑜不從中作梗麼?所以在皇城司的十數親事官、秘閣的十六名官員的注視之下,劉瑜便把那個鐵筒拿出來,旋開之後取出那卷紙,上麵火漆依舊完好。
劉瑜教司馬光簽押了文書,連同牢裡五個還活著的鐵鷂子,一並交割給司馬光。
至於司馬光怎麼處理,這就不是劉瑜該管的事了。
不過劉瑜還是叮囑了一句:“這五人若在開封城內見著,必殺無赦!涑水先生,到時卻就不是小子掃您的麵子了。總不能任由夷狄,亂我中華!”
這點司馬光倒不在意,這五人,他馬上就送出城外去,教他們拿了東西,回西夏去,怎麼可能還讓他們在開封城裡流連?
所以這一次,難得司馬光和劉瑜,兩人都沒有翻臉,平和收場。
不過那五個鐵鷂子上了牛車,其中一個首領模樣的,卻對司馬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