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定計(2 / 2)

秘宋 荊洚曉 4799 字 11個月前

倒是侍立在司馬光身邊的司馬康,猶豫了一陣道:“劉白狗這病,隻怕撐不了多久,據去看了的醫生說,怕是好不得的。此僚也不足為禍。隻是京師近日,市井之間,頗有行夫走卒,在議什麼奸臣、漢奸。”

“孩兒派了下人去察聽,隱約似乎有人在背地裡推動。”

司馬光沒有開口,隻是撫著長須,劉摯就直接問道:“劍指何方?可有影射朝廷某位重臣?或是議某奏折?”

“倒是不曾有的。”司馬康也摸不著頭腦。

“靜觀其變就是,見怪不怪,其怪自敗。”司馬光到了這節,終於開口,算是下了結論。

而對於劉瑜,司馬光也有計較:“劉子瑾思退,然而此子心術,好起邊事!若是大宋如強漢之壯,或能成班定遠、陳湯之類人物,隻是百姓苦楚,誰人能察?何況大宋不比漢武當年,又如何經得起邊事戰火?”

“劉子瑾決不能教他去邊境,否則隻恐會無事也生非。”

“若真起了隱退之念,也當讓地方官吏,嚴加看管。諸君以為如何?”

雖然他問大家的意見,但歐陽修已然離京外出,改知蔡州。

這京師之內,大抵司馬光也就是舊黨之中的領袖人物了。

他下了結論,座間其他人自然也就點頭應下。

一頂頂轎子,便在這個夜幕之下,離開了司馬光那略顯得寒磣的府第。

“大人,劉白狗思退,卻就放過了他麼?”司馬康在替司馬光送了賓客,回來之後,卻就向著他的父親問道。他很不爽劉瑜,本來正是差不多的年歲,又認定了劉瑜胸無點墨,卻眼看著劉瑜賜了緋銀,授了館職,司馬康哪裡可能服氣?

“嗯,你好好讀書,以備明年考試,不得妄有主張。”司馬光直接就把司馬康壓下去了。

不跟他兒子討論這個問題,談都不談。

看著司馬康低頭應下,司馬光總歸心中有些不忍,開口喚了司馬康一聲:“康兒,此獠自有下場,明白麼?”

“孩兒遵命!”

司馬光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下去。

對於他來說,這是看得很清楚的。

一旦劉瑜退出京師的權力中心,那壓根就不用司馬光動手了。

後黨也好,勳貴也罷,哪個是吃素的?

方儀方鴻漸,絕對不是什麼簡單角色,也不是什麼善男信女;

向家那邊廂更是一大筆帳等著跟劉瑜算呢!

劉瑜不退,朝廷這邊用得著他,有差遣在身,便有權力。

無論方家還是向家,都會咬牙隱忍。

但這時差遣儘數辭了去,劉瑜如果病死,倒也罷了。

若他病好了,那劉瑜就會發現,無論多大的冬雪,這冬總是會過去的。

雪化了,便看見,一地的狼籍不堪。

那便將是,劉瑜要麵對的人生。

病死,或者就是劉瑜最好的人生歸宿。

( <':'></a>)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