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擺脫(2 / 2)

秘宋 荊洚曉 4969 字 2024-03-26

從野渡的南岸啟程,向西邊出發過了南北走向、結了冰的那條河,在北寨左近宿營。

第二天出發,劉瑜就衝著李宏下了這樣的命令:“不要停,隻要沒有下雪,就趕路。”。當然,每天四個時辰的宿營,是必不可少的,總要解決晚飯和睡覺的問題。但基本就是天將黑才停下來,天蒙蒙亮就出發。

當天晚上是在華山腳下宿營的,看著劉瑜陰沉的麵色,本來想吵著去華山玩的仙兒,都明智地閉上了嘴。

從華山腳下去到俗稱“三聖故裡”的渭南地帶,大約百裡路程,翻山涉水,居然兩天就趕到了。這是大宋熙寧年間,可沒有高速。一到冬天,官道不時還遇著路被雪堵了,著實行不得,隻好繞路,說是百裡,包括繞路的算上去,恐怕也得一百二十裡有多了。

一天能越野四十裡路,算是很快的行程了。

大多數的路程,劉瑜都是要求牽著馬走,以防中途有什麼事,要借馬力衝刺。

三聖故裡,就是指唐代大將張仁願、唐代詩人白居易,還有大宋一代名相寇準。

仙兒背地裡不知道把“羊肉餬餑、華亭豬頭壓五花肉”念叨了多少回,這次壓根就不敢開口,更彆提跟在芮城縣那樣撒嬌打滾了。因為劉瑜的命令,這支隊伍行動之間,隱約是行伍的作派,夾雜其中,也難免被這肅殺氣息感染。

如此又行了三日,終於去到灞橋。

灞橋自古便是送彆之地,連章惇也對劉瑜說道:“子瑾,連接趕了這麼多日的路,不若一遊長安城如何?憩上半日,再行出發。”

仙兒是雙眼儘是小星星,什麼名勝古跡,折柳送彆她是一概不管的,但古都長安,少不得無數小吃,她自然是希望劉瑜能應下來,這樣她這饞嘴貓兒,便能得償所願。

可惜劉瑜很堅決:“子厚,尚有七百裡路,我等已行得太慢了,一日不過三四十裡,若這樣下去,年前不定能趕到秦州治所成紀縣!”

於是無論章惇憑吊古跡的心思,還是仙兒品嘗美食的念頭,一概都破碎了。

不過路過長安,劉瑜還是讓吳十五去買了幾個熟羊,分給隊伍裡的人,也算補充點營養。

然後四日就走了大約二百五十裡,去到歧山左近的五丈原;

翌日中午在陳倉打尖,章惇已經瘦得有點脫形了,隻不過他確實生得俊俏,這麼一瘦下去,看著倒是大袖飄飄,頗有幾分道韻。劉瑜卻便調笑他:“仙風道骨啊,子厚何日飛升!”

“不到五日,已被子瑾驅行三百裡,但求飛升,免受行路之苦啊!”章惇一臉的無奈。

這麼瘦得脫形,不單是趕路,還有吃也吃不好。

中午基本就是邊走邊吃,路過某處,買些乾糧打尖時,趕緊啃幾口吃食,灌點水;晚上停下天都要黑了,想去弄點獵物什麼的,也不太可能,隻能就著乾糧,燒點熱水,將就著啃吧;早上起來,洗漱之後,匆匆吃點發硬的饅頭,就啟程了。

這麼下來十天左右,便是皇城司那些長大的漢子,也是一個個臉上咬肌畢現,彆說章惇怎麼也是文人出身,的確有點扛不消了。

“還有三百裡,五日之後,便能憩息。”劉瑜走在那些皇城司親事官之中,輕聲細語給他們鼓著勁,一圈轉回來,卻就被章惇鄙視了。

“你騙鬼去吧,到了秦州,有得憩息?哼哼!”

劉瑜望向西邊,卻就笑了起來:“他們跟不上了。”

“誰跟不上了?”章惇有些摸不著頭腦。

“中條山、解州、芮縣、永樂縣。”劉瑜輕輕地說出一個個地名。

章惇的眼睛就亮了起來,禁不住一拍大腿:“對,他們跟不上了!”

( <':'></a>)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