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求饒(2 / 2)

秘宋 荊洚曉 4644 字 2024-04-17

不過劉瑜看著,便對彭孫說道:“不若你也到府裡來?”

“少爺,小人卻是官迷。”彭孫知道,在劉瑜麵前,還是實話實說比較好。

所以他直接就說了出來,他就是官迷,不讓他當官,那就太難受了。

劉瑜笑了起來,也不去勉強他,各人有各人的脾氣。

很快便到了十五,李宏本來要隨行的,卻被劉瑜拒絕了,就帶了王四、彭孫。

倒是彭孫提議:“少爺,這些孩兒,在府裡呆著也悶氣,不若帶他們出去,當即是郊遊,練練腳力也是好的。”

劉瑜也覺是個辦法,點頭同意了。

不過彭孫下去召集這些半大小孩,卻就變了樣,不單要他們把牛皮胸甲都穿在內裡,而且讓他們帶上巡檢兵丁的腰牌,攜弓挾刀,又把讓他們全都穿上劉瑜專門讓皮匠定做的牛皮快靴。

“你這算啥?要去打仗嗎?便是有刺客,也是一個兩個罷了。至於六十來人,護衛左右?”劉瑜看著就發笑。

卻不料彭孫一番話,倒把劉瑜說服了:“少爺練這些兒郎,是下了本錢的,要在軍中,那當是為將帥背嵬的親兵。雪白饅頭管飽,大塊豬肉牛肉雞蛋管飽,便是地主家的少爺,也沒這等養法。這是親兵,這是死士。這等人,不當養在府,若是不教他們曆練,不教他們經風雨,到了那一日,要他們儘本分去死,隻怕不肯去死,反倒妨主了。”

妨主,傳說中,的盧就是妨主的馬。

也就是對主人不利。

彭孫的意思,就是這些半大小孩,如果劉瑜一味這麼養著,不用,到了要用時,要讓他們去赴死,他們會不肯赴死就不說了,反而會害了主人。

所以,得讓他們備戰,得讓他們受苦,得讓他們拉練。

劉瑜想了想,也不知道彭孫說得對不對。

但反正他記得,彭孫這廝,在史書上,有兩點,一個是捧臭腳不要臉;一個是能打仗的。

所以劉瑜也就點頭:“好,便由你安派吧。”

彭孫按他說,當年是在狄軍神手下呆過的,狄軍神死了,他們這些舊部被欺負,才落草為馬匪的。然後方才遇著劉瑜,隨他進京,再由劉瑜安排到了禁軍裡,混了個出身。到底是不是真的跟過狄軍神?這個大約隻有彭孫自己知道。

但至少他在帶兵這一項,劉瑜這外行看過去,是要比王四強上一大截的。

所以劉瑜也就不搞外行指導內行了,由得彭孫去折騰。

王四頗有些不忿,策馬到劉瑜身邊,低聲說道:“少爺,老彭那身手,卻不能教他去練硬探。”

硬探,就是差不多武裝偵察的概念。

劉瑜笑道:“那是自然,這卻還是要倚重四哥的本事。”

得了劉瑜這句話,王四便也領著七八個半大小孩,騎了馬散出去,有模有樣的折騰開了。

倒不是說爭寵邀功,人總是需要一點認同的。

去到鹽場,那些鹽商,和廂軍的指揮使之類的武將,早早就迎出了十裡。

( <':'></a>),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