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包順所部(2 / 2)

秘宋 荊洚曉 4120 字 9個月前

劉瑜點了點頭,示意高俅磨墨,然後當場寫了一封信,吹乾了墨跡,交給楊時:“若天覺以為,事不可行,你便將此信,交付俞家大嫂。”

“諾!”楊時倒也是自己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沒有分辨什麼。

看著張商英與楊時領了命出去,劉瑜對劉昌祚說道:“子京大哥,那你先將五百禁軍接過手,再抽調八百鄉裡弓箭社的弓手,合為一並,待得張天覺把蕃兵領了過來,即刻前壓,可有問題?”

劉昌祚這就是所謂受命於危難了。

麵對劉瑜的問題,不知道是他心裡有著士為知己者死的血性,還是因為張商英出了去,所以少了許多壓力,反正顯得比之前從容許多,對著劉瑜抱拳道:“抽調包順所部的蕃兵協戰,隻恐不太如意。大帥將那五百禁軍調拔與末將,再草料營四百老軍也一並給了末將,若是八百鄉裡弓箭社的弓兵、強壯都按時趕赴,末將絕不負大帥所托!”

也就是說,他覺得,隻要給他湊出一千五六百,他就有把握完成劉瑜的任務,完成張商英計劃裡,要三四千軍兵才能完成的軍事目標。

彆人說這話,劉瑜必定是不太信的。

吹牛皮誰不會?

但劉昌祚說這話,劉瑜卻就點頭道:“好,大哥倒去領軍,鄉裡弓箭社所隸弓兵,當不誤事。”

因為劉瑜太清楚劉昌祚的能力,這人是真的生不逢時,或者說跟錯了人。

對於劉昌祚這人,劉瑜是心裡有數的。

要不然也不會在徐州,就強拉著人家結拜,這人是真有本事。

“先生,這劉太尉,未必好大言了些。”高俅有些不以為然。

劉瑜聽著失笑,論做官,劉昌祚給高俅提鞋都不配。

高某人的太尉,可不是大宋年間,彆人對下層武官的稱呼啊,那可是史上有載“建節,循至使相”,死時也是提到“開府儀同三司”;劉昌祚那當真比高俅差得太多了。

可要論打仗,高俅是給劉昌祚舔靴都不配了。

史上數年之後,在進軍西夏時,高遵裕失時,沒能準時跟劉昌祚合兵,結果劉昌祚就孤軍直入,生生打下數萬敵軍把守的險關;沒有糧,就取敵軍的軍糧儲備;趕上來的高遵裕妒忌他功勞大,派他在後麵,結果他依然能殺敵,收羅走散的士兵,聽聞高遵裕遇險,居然還能派數千兵去為其解困。

高遵裕脫困之後,麵子上下不來,要殺他,還好被人勸下,於是解除劉昌祚兵權,結果這下完蛋,沒劉昌祚給他吊命,一下就敗到不可收拾,隻好把劉昌祚放出來斷後……

所以劉昌祚說給他千多人就行,他敢說,劉瑜就敢信。

至於高俅的疑問,劉瑜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用人不疑,疑人勿用。”

說了這麼一句,劉瑜卻是長歎了一聲:“我之所慮者,是包順所部,希望楊中立他們,不用去找俞角烈部,就能把事辦下來。”

他總歸不是三頭六臂,他總歸也隻是一個腦袋兩隻手,不可能麵麵皆到。

包順所部,新附於大宋,是否能夠應劉瑜所簽發命令,派兵前來協助呢?這真不是誰能打下包票的事啊!

( <':'></a>),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