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楠花了兩天時間把菜園子的雜草除去、把土翻鬆, 接著去山腳的竹林裡拖回十來根竹子,坐在家門前的空地上,把竹子破成一片片, 然後紮成菜園子的籬笆。最後將菜種播下去, 澆水, 等待它們發芽。
剛忙完菜園子, 就碰上街市的趕集。街市上會比平時熱鬨幾倍,像賣蔬菜、賣雞崽鴨崽、賣百貨衣服的流動攤檔會出現, 價格也比街市上的固定攤檔要便宜些。
劉楠跑了三趟街市, 第一趟買了三十隻雞崽、十隻鴨崽回來,第二趟是買米糠和黃豆,第三趟則是趕在趕集結束時, 用低價買了不少魚和豬肉、蔬菜。
多了四十隻活物,家裡似乎也多了點熱鬨。小雞小鴨剛到家,不能立即放出去,得讓它們在籠子裡關上兩天,然後再讓它們去外麵溜達。
劉楠門口前還有一片空地,劉母當初給三個兒子分田地時對這塊地嫌棄不已,直接就分給了她最不喜的大兒子。這塊地裡是黃泥,地勢又高, 種稻子還得挑水灌地,沒辦法直接把溪裡的水引過來。像這樣的田地, 農家多是拿來種香蕉、木薯之類的作物。但是這個地方盛產香蕉, 根本賣不出價, 而這邊的人也不喜吃木薯,認為它易醉人,對身體不好。
當初徐長英在這塊地上種了幾棵香蕉樹和木薯, 都是自家拿來吃的。
她在外頭打工這麼多年,這塊地卻依然長著幾棵瘦巴巴的香蕉樹。那是因為香蕉樹在成長過程中,它邊上會慢慢長出一些小香蕉樹。為了避免小香蕉樹搶走地裡的營養物質,農家人一般會把這些多餘的小香蕉樹砍掉。然而這塊地沒人看管,老的香蕉樹死了,小的香蕉樹繼續長大,一代接一代。
劉楠又忙了幾天,把這塊地裡半人高的雜草除去,留出兩棵稍為粗壯的香蕉樹,其他的全部鏟除。接著他又編了竹籬笆,把這塊地圍起來。
他打算用這塊地來養雞。剛才他一鋤頭下去,粗粗長長的紅蚯蚓就被翻了出來,在地上蠕動。這些紅蚯蚓,能給小雞小鴨提供更多營養啊!
劉楠心下一動,在下一次趕集時,買了十隻還沒下過蛋的小母雞回來,也放了進來。他早上起床吃過早餐後,便會拿鋤頭隨便翻幾下土,把冒出來的蚯蚓鋤成好幾段——它們養得太肥太長了,彆說雞鴨不敢上前,就連人見了也心裡發怵。隻有鋤成一段一段,蚯蚓才不會在地上瘋狂掙紮,乖乖成為雞鴨的腹中美食。隨後把雜物房裡的全部雞鴨趕進來,讓它們在這兒待一整天,夜幕降臨後再把它們趕回籠子裡。
鄉下地方,白天一般不會有什麼小偷小摸,把雞鴨圈在路邊的地裡養,乾活路過的人頂多就瞧多幾眼,不會打開籬笆門走進去。但是天黑之後,心思不正的人賊心動了,就連放在門外的洗潔精、掃把、拖把都不放過。
劉楠把菜園子、雞鴨搞定後,著手打掃家裡。□□十平米的房子,一年也就打掃一次——過年前幾天,徐長英放假回來,就會忙碌幾天,把天花板和牆上的蜘蛛網粘乾淨,把黑乎乎的窗簾拆下來洗乾淨,把家具廚具擦拭乾淨......
打掃家裡比打理菜園子、養雞鴨要辛苦得多,劉楠從早忙到晚,足足忙了一個星期,才把整個房子以及裡邊的所有用品清理一遍,打掃出來的垃圾足足堆了六個蛇皮袋。
不過也有意外之喜,劉楠在他房間的衣櫃頂上發現了一個積滿灰塵、纏滿蜘蛛網的豆漿機套裝。他從記憶中知道,這套豆漿機也有十幾年曆史了,買回來後僅僅使用了幾次——他心血來潮想喝豆漿時才會拿出來用,平時妻子在家裡忙於乾活和照顧孩子,哪有心思花大半個上午的時間來煮一鍋豆漿?
另外,他在整理書架的雜書時發現了幾本烹飪書籍,他翻了翻,點了點頭——他原本還打算去隔壁村子請教那位賣了幾十年豆腐、如今因為年紀過大而不再做豆腐的老師傅,向他學習做豆腐的方子。
現在有了這幾本烹飪書,他倒不用那麼麻煩了。
家裡的衛生搞好之後,劉楠便開始按照烹飪書上的步驟嘗試做豆腐。剛開始他擔心失敗,用的黃豆分量不多,做了兩碗豆腐腦、一塊嫩豆腐、一塊老豆腐和一塊比老豆腐還要乾硬的豆餅。
他這天的夥食也是圍著豆腐打轉——早餐是白糖豆腐腦和醬油拌豆腐腦,兩個味兒他都嘗了,滿嘴都是豆子香味;午飯做了個肉末豆腐,下麵鋪了點炒好的青菜,他吃得格外滿足;晚飯吃煎豆餅,略帶嚼勁,比起豆腐更具風味。剩下的那一塊老豆腐,他切成小塊後放進冰箱的冷凍層,第二天晚上吃了個凍豆腐燉豬肉,香味傳得老遠。
劉楠所在的村落不大,僅有十幾戶人家,房子隔得也不遠。家家戶戶幾乎都隻有老人和孩子留守在家裡,稍年輕些的都外出打工了。
劉楠房子後麵的那一戶人家,劉六和他老伴、兩個孫女坐在廚房裡的餐桌上準備吃飯,風吹過,把劉楠家裡的飯菜香味也帶了過去。
“爺爺!好香啊!你聞到沒有?”大孫女劉玲鼻子一動一動,撅著嘴巴深深吸了幾口氣,“爺爺,彆人在做什麼菜呀?我好想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