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2 / 2)

“是!臣女看過一些其他朝的資料,特意拿一縣做比對,確實,每次戰亂過後進入太平盛世時,便是人口驟長的時期,若處理好人口增長問題,才是真正的盛世,否則,很快便又是戰亂。”

“以臣女家舉例,不說遠的,臣女阿瑪這一代隻有兄弟兩個,到了臣女這一代,僅阿瑪這一支便有五個兒子,到了下一代應不少於十五個,若家族一直繁榮,再下一代應有不少於四五十人。”

“大清男子大多十五歲成婚,假若大清現有人口兩千萬戶,那麼五年後應有三千萬戶,十年後約有五千萬戶,十五年後約有近上億戶,這樣推算,人口將達到有史以來不敢想象的數量!”

康熙聽完沉默,梁九功輕手輕腳上前換茶;七十愣愣看著自己的小閨女,不明白她是怎麼想到這些,胤禟哥倆也聽呆了,直直看著站在中間的小姑娘,像是看什麼怪物似的。

看了一眼兩個兒子的傻樣,康熙哼道:“胤禟、胤俄,可知道你們差在哪裡了?堂堂皇阿哥,所思所想竟不如一個小姑娘!”

哥倆惶恐請罪。

沒再管兩個兒子,康熙又問:“二格格既然想到了這些,怎麼沒有想過把你做出來的玻璃上交朝廷,你難道不想為大清儘力?”

毓媃跪地磕頭:“回皇上的話,臣女想過為大清儘力!雖說臣女隻是一介女子,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臣女亦想為大清繁榮昌盛儘一份心力!”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好!好!好!”

毓媃心裡暗暗擦汗,一不小心說出了後世總結顧炎武的愛國諺語。

康熙慨歎:“你一個小姑娘竟是說得比顧炎武還要有氣節!七十,你真有一個好女兒啊,難怪你總得意。”

“那你給朕說說你能為大清做些什麼,難不成比玻璃帶來的利益還要大不成?”

毓媃心裡感歎,前兩個月派出去的人傳回來的消息可真是及時,幸好自己也做了充足準備,否則今日還真要應對不及。

她叫人把箱子搬過來,拿出裡麵的圖紙,給康熙講自己在山西遊曆時發現的煤礦,且阿瑪找來的人已經去探查過,準確無誤,礦藏量巨大,應該夠大清用個幾十上百年,也奉上了自己畫出的開采器械圖紙,以及煤礦開采出來後煤的多種應用,包括適合當下使用的煤爐、暖氣爐等圖紙。

還建議朝廷應該成立一個類似於商務司的衙門,專門管理這些礦產資源及衍生產品,這樣一來既能將礦產資源控製在朝廷手裡,也能為國庫創造驚人利益。

康熙麵上變色,驚問她說得可屬實,毓媃忙奉上傳回來的消息,梁九功接過遞上去,康熙接過細細看過,忍不住問她怎麼發現的;毓媃說是自己看過很多地理誌,從書裡看過一些有礦產資源的地貌特征,當時在山西遊曆時注意到,回來又對照書裡記載,然後才確定,請了阿瑪派手下退伍軍士去探勘。

畢竟她前世還去這些煤礦參觀過,具體位置記得很清楚,為了不出差錯,她還找了不少相關記載的書籍以備查問。

等康熙看過這些圖紙,毓媃又說了自己派人去川蜀收購香料在江口鎮發現大順沉船的事情,派出去的人在當地走訪了不少人家,也花銀子收回來一些當地居民挖出來的銀錠、珠寶等。

她拿出早準備好的幾本書籍,說自己就是翻到這些書裡記載,想著能不能派人查問,傳回來的消息已經確認,當年大順王張獻忠被多爾袞和豪格追擊逃亡時的確有幾百沉船。

當地居民很多人都試圖挖過沉船,但限於沒有趁手工具,以至於這麼多年,現世的金銀不多,可現在還有人偶爾能從江邊撿到東西,就說明沉船確實不少,金銀應該也不少。

百姓沒有辦法打撈挖掘,但朝廷可於冬日等水位下降派出軍隊,先抽水再挖掘,兩三年下來,按書裡記載,不敢說多,二三十億銀子應該可以挖出來,說完還奉上自己畫出的相應需要的各種器械的圖紙。

這下,不隻其他人震驚,康熙也愣住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